2021年9月29日下午,学院党委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听取原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新坐标——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采用钉钉会议直播形式进行,全校设1个主会场,28个分会场,我院班子成员、教工支部书记在诚园5号楼310会议室集中学习。
谢维和教授从文件的主要精神与要义、人才培养的四个评价以及“生均课程门数”——一个关键性的新指标三个方面,结合自身研究与思考,为我校领导干部、教师深入解读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他强调,《总体方案》是国家教育评价改革的系统性文件,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于人才培养和高校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谢维和教授在讲座中指出,大学要增强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能力。他分析了教育评价为什么改,并进一步分析了《总体方案》的核心要义。他指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整个《总体方案》的基本线索与核心要义,是教育评价的基本导向,非常深刻地反映和体现了教育的内在规律,《总体方案》就是要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教育评价要引导我们的大学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靠得住”的学校。
谢维和教授提出,要关注“数据建设水平”“资源结构比较”等若干新的评价指标,要具有若干较高水平和有特色的领域、方向、项目,代表性成果、精品课程以及“独门绝技”。随后,他还分析了《总体方案》中“生均课程门数”指标对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才培养的意义,以及对学校教育教学制度改革提出的要求。他强调,“生均课程门数”标准的提出意味着学生的差异化或异质化程度提高,带来了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同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讲座过程中,学院班子成员、教工支部书记认真记录,听取谢维和教授报告内容。针对讲座内容,他们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了学院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有关问题。
2021年9月29日下午,学院党委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听取原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新坐标——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采用钉钉会议直播形式进行,全校设1个主会场,28个分会场,我院班子成员、教工支部书记在诚园5号楼310会议室集中学习。
谢维和教授从文件的主要精神与要义、人才培养的四个评价以及“生均课程门数”——一个关键性的新指标三个方面,结合自身研究与思考,为我校领导干部、教师深入解读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他强调,《总体方案》是国家教育评价改革的系统性文件,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于人才培养和高校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谢维和教授在讲座中指出,大学要增强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能力。他分析了教育评价为什么改,并进一步分析了《总体方案》的核心要义。他指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整个《总体方案》的基本线索与核心要义,是教育评价的基本导向,非常深刻地反映和体现了教育的内在规律,《总体方案》就是要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教育评价要引导我们的大学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靠得住”的学校。
谢维和教授提出,要关注“数据建设水平”“资源结构比较”等若干新的评价指标,要具有若干较高水平和有特色的领域、方向、项目,代表性成果、精品课程以及“独门绝技”。随后,他还分析了《总体方案》中“生均课程门数”指标对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才培养的意义,以及对学校教育教学制度改革提出的要求。他强调,“生均课程门数”标准的提出意味着学生的差异化或异质化程度提高,带来了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同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讲座过程中,学院班子成员、教工支部书记认真记录,听取谢维和教授报告内容。针对讲座内容,他们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了学院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有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