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学弟学妹:
新年快乐!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能够用公开信的形式和大家问好。我是经亨颐学院10级英语方向的毕业生徐云婕,现在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的教育心理学。能够继续进入高等学府深造是我从大一时就建立的梦想,虽然在大学四年中,我经历了一些思想上的波动,但是最后我还是选择坚持我“最初的梦想”。
对于“走出去”,相信在座的各位有过这样的顾虑:出国/境学习究竟是否必要?我能否适应外面的生活?这一段经历对我未来找工作有什么帮助?其实我在作出这个决定之前,也曾经有过同样的担心和忐忑,特别是身为一个女生,经常容易被灌输“读书为了找工作”“女生只需要安稳的工作就可以了”“读书年纪大了不容易嫁人”之类的思想,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我认为学历和工作,工作和人生幸福之间都不是充分必要的关系。我选择“走出去”也不仅仅是为了拿更高的文凭,或者是更响的名声,而是为了体验一种完全不一样的学习氛围,在生活、学术上都能进行一定的提升。
在经历了大四一年“折磨”的申请之后,也更加明确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严格来说,申请工作从大三就已经开始了,准备语言考试、努力修好每一门专业课是大学四年都要做的,而语言考试可能第一次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你需要考第二次、第三次。因此我建议学弟学妹在大三就可以开始进行语言考试的准备,并且第一次报考雅思或者托福。等到语言关已经完全没问题以后,再准备ps、cv等等就会比较从容,也有更多的精力应对大四上学期的实习,而不会到了实习期间还要手忙脚乱复习英语,还要准备ps等等一系列文件,这样不仅仅没有效率,还会影响你对申请过程甚至是结果的期待。如果要申请香港研究生的同学,可能需要更大的耐心,因为香港的申请相比较欧美一些国家开放的更早,出结果也相对较晚。我从第一个专业申请到第一个offer到手经历了6个月的时间,期间经历过三次面试,和不断周围同学收到工作学习offer的冲击,对自己来说也有不小的影响。我不禁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放弃“教师统考”真的是明智的吗?我真的不需要考虑“保底”学校吗?(当初申请时我只申请了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一系列对自己的质疑让我这半年都处于忐忑不安的状态下。但是最终的结果让我不禁感谢那半年的自己这坚定不移的决心。
如果现在你已经下决心好要出国/境深造了,那恭喜你已经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是坚持下去和相信自己的选择。在长达半年的等待过程中,心理上的成长与煎熬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当周围的小伙伴们开始报名参加教师统考,进行面试,到最终取得理想职位的时候,我放弃了所有的招聘机会。当其他国家的申请开放时,我也没进行申请。(对于这点,我觉得学弟学妹可以斟酌一下。)而到了三月份,还没有理想大学向我伸出橄榄枝的时候,我也放弃了申请其他稍微次一点学校的机会。这样的选择无疑是一种“破釜沉舟”,但是唯有这种必须要成功的勇气才让我在拿到offer的瞬间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到了香港以后,我发现一切和我想象的有很大的出入,我的真实生活也与我在社交网站上发布的生活有所出入。在很多同学眼里,我经常会发一些香港美食和游玩的照片。这可能是很多出国读书的同学都会面临的情况。回去参加同学会的时候以前的朋友问我,“你们读书很轻松吗?怎么看你经常出去玩呀,又是出海又是shopping,还经常深夜放美食照片毒害我们。”的确,香港是“美食天堂”“购物天堂”,但是到了香港以后才发现,当你手头上还有一大堆reading的时候根本没有心情去西贡吃海鲜,当你的deadline逼近的时候连门口的shopping mall也不愿意踏进一步。香港的夜生活是丰富的,但是这座不夜城也会让我有一丝恐惧。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听到耳边不同的语言,看着穿着西装打领带的白领匆匆走过,看着末班地铁里的女孩戴着精致的妆容却抵挡不住一脸倦意,清晨天光墟的孤寡老人开始卖二手生活用品,已经直不起腰的老婆婆还在旺角举着广告牌发传单,这个时候才会深深的觉得,在这高楼耸立的水泥森林中,你有什么借口不努力。
在香港读书,熬夜看书是很经常的事。教授对于学术也是十分严禁的,academic honesty是被反复强调的,所有的文章都需要通过veriguide(相当于国内的查重软件)才能上交。像所有国外大学一样,老师上课的部分只有很小的比例,更多的知识还需要学生课外去学习。在上课之前老师会将整一个学期的outline发给大家,里面包括了每一堂课之前需要阅读的文献。偷懒的我刚开始并没有完整的阅读老师所给的文献,但是上课的时候我就傻眼了。老师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根据所给的文献与学生进行学术探讨,没有基本概念的引入,没有一步一步的详细解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像是学术辩论而不仅仅知识lecture。仅仅几堂课我就发现,老师真正喜欢的学生是不仅仅只是message receiver,而是能够给大家带来新的想法,勇于说出自己观点的message sender。香港的学校也特别重视团队合作,几乎每一门课我们都成立了自己的学习小组。每个星期的时间也被种种小组讨论占据。来自全世界各个地方的同学都带了自己的文化和自己的理解,大家一起完成project的过程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求同存异”。在小组合作中,大家意见不同是常有的事,有时甚至也会升级为小小的“战争”,但是在这样头脑风暴的洗礼下,我猛然发现,不仅仅是学术能力,连粤语和英语都不知不觉提升了好多。
纵然在香港读书有许许多多需要去克服的困难,我还是希望学弟学妹能够抓住机会,趁年轻的时候多出去走走看看。我认为留学也可以应用到“年轻就是说走就走的旅行”上去,年轻的时候有时间却没钱旅游,中年的时候有钱却没时间旅游,到了又有时间又有金钱的老年时光,已经没有体力和当时的心态了。趁年轻,留学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哪怕不是为了一纸文凭,也要冲着那段宝贵的记忆和这些年所磨练出的心态去留学。我始终相信,所有的努力都不会是白费的。哪怕留学这段经历没有帮助你找到比本科时更好的工作,也能够在无形中提升你的修养,开拓眼光,以及养成独立自主的个性。
忽然想到一句话——成长就是你在受到了巨大的委屈和挫折的时候不再哇哇大哭,而是淡定的去厨房给自己下一碗面。心理的成长会一直伴随着你,受益一生。在此,我衷心的希望经亨颐每一位学弟学妹,不论最后是否“走出去”,都能够在自己所擅长的范围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取得最好的成就。谢谢大家!
祝所有老师、学弟学妹,
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徐云婕
2015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