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宇,男,1983年生于浙江诸暨,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儿童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基本理论专委会副秘书长、亚太儿童与青少年哲学协会(PCYNAP)执行委员、《新儿童研究》执行副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ilosophy》期刊编委,人大复印资料《幼儿教育导读·教育科学版(上半月)》顾问。四川大学哲学学士,澳门大学教育学硕士(课程与教学论方向)、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和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中等教育系)联合培养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
课程与教学论、儿童哲学、儿童研究、绘本阅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教育
所教课程(本科和研究生)
儿童哲学、家园合作与沟通、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课程哲学与文化、课程与教学论、当代课程与教学动态、课程史专题、课程改革专题等
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1.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近代中国儿童学学术史研究”(主持)
2.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课题“童年社会学视野下学校变革的运行机制及其影响研究”(主持)
3.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重点课题“童年社会学视野下学生课程权的发展现状及保障机制研究”(主持)
4. 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哲学教育融入幼儿园课堂的策略与方法”(主持)
5. 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年度课题“处境不利学生的生存境遇及自我应对策略”(主持)
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参与)
7.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二五”重大项目“社会·文化视野下的儿童研究与课程创新”(参与)
8. 教育部科技项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的研究”(参与)
主要得奖
所参与的“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顶层设计与实验研究”获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3)
著作与译著
1. 高振宇、包新中:《考察探究与设计制作:理念建构与操作策略》,河北教育出版社,2020
2. 高振宇:《儿童哲学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2
3. 高振宇:《儿童史学论:中国近代儿童的学校生活研究(1902-1949)》,山东教育出版社,2017.6
4. 方明生、孙可平、高振宇、周加仙:《儿童研究:世纪的回眸与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4
5. 高振宇:《儿童哲学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11
6. 高振宇译:《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罗斯玛丽·希普金斯、雷切尔·博斯塔德、萨利·博伊德、苏·麦克道尔(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7. 高振宇译:《专业资本:变革每所学校的教学》,安迪·哈格里夫斯、迈克·富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1
8. 刘徽、高振宇译:《向林肯学当校长:卓越校长的10项领导智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
9. 高振宇译:《欢乐动物园——跟着凯文学数学》,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5(绘本译丛,共24册)
期刊论文
1. 《多学科视野下儿童研究及教育启示——第一届儿童研究与教育学术年会综述》,《上海教育科研》,2019.11:54-59
2. 《儿童哲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师资培育的优化策略》,《教师发展研究》,2019.8:108-116
3. 《中国儿童哲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展望》,《教育发展研究》,2019.15-16:70-79(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4. 《澳大利亚的“哲学在学校”》,《上海教育》,2019.20: 56-59
5. 《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上海教育》,2019.2:22-25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6. 《孔子对话教学视野下儿童哲学探究团体的重构与创新》,《教育发展研究》,2018.15-16(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7. 《我们追寻怎样的儿童哲学之梦》,《教育研究与评论》,2018.4: 11-19
8. 《基于核心素养的儿童哲学课程体系建构》,《上海教育科研》,2018.1 :19-23
9. 《儿童哲学在大陆的理论争议与实践困境》,《哲学与文化》(A&HCI),2017.12:75-92
10. 《论童年哲学的建构:内涵、条件与意义》,《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7.6:25-33(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1. 《儿童哲学的国际对话与本土实践》,《上海教育科研》,2017.9:37-42
12. 《教师专业资本的内涵、要素与建设策略》,《教师发展研究》,2017,1(1):72-78
13. 《童年社会学视野下处境不利儿童的生存境遇及其教育对策》,《教育发展研究》,2016,24,61-67
14. 《国际课程研究的现状与未来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方法的实证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4(4):89-97
15. 《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大脑发展的影响机制及其教育启示》,《教育发展研究》,2016(6):31-38
16. 《教育神经科学视野下教师专业的重构与发展》,《全球教育展望》,2015(11): 95-103
17. 《儿童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过去、现在与未来》,《教育学报》,2015(4):42-48
18. 《民国时期中国儿童学研究述评》,《全球教育展望》,2015,44(3):35-44
19. An Arduous but hopeful Journey:Implement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a Middle School, China.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2012,7 (4): 608-634
著作论文
1. Gao Zhenyu. Confucian dialogue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ty of inquiry in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In Chi-Ming Lam (ed.).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in Confucian societies. Routledge, 2020
2. Gao Zhenyu.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in China: Teacher knowledge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In Zhang Hua & William F. Pinar (Eds.).Autobiography and Teacher Development in China:Subjectivity and culture in curriculum reform (p.99-120). Palgrave Macmillan,2015.7
3. Zhang Hua & Gao Zhenyu. Curriculum Studies in China: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In William F. Pinar (ed.).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Curriculum Research (2nd), New York: Routledge , 2014, p. 118-133
4. Gao Zhenyu. China: Best Practices of Financial and Economic Education——Journey So Far and Way Forward. In Wang Yan (ed.). APEC Guidebook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Literacy in Basic Education.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2014,p.10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