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系

徐光涛

来源 : 陈红     作者 : 陈红     时间 : 2017-11-29点击量6408

图片1


    

    徐光涛 副教授  

    组织机构:教育技术学系

    邮箱:xuguangtao@hznu.edu.cn

     地址:诚园5号楼

           





基本信息

   徐光涛,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莒南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兴趣集中在技术支持的科学教育、学习环境设计与开发。公开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译著1部,曾先后获得各级各类教学与科研成果奖二十余项。甘为人梯,学生科研与学科竞赛指导成绩卓著,先后指导学生获得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等国家省级学科竞赛奖近百项;求真务实,积极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2014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全心投入,引领学生成长,2010、2019两次获评校优秀班主任,2020年被评为最美师大人“十佳班主任”。


教育背景

2012.09—2016.11,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教育技术学,理学博士学位

2001.09—2004.07,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教育学硕士学位

1997.09—2001.07,聊城师范学院教育工程系,教育技术学,教育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20.12至今,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

2017.0—2020.11,杭州师范大学,特聘副教授

2009.09—2012.08,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校聘教授岗(三级)

2006.09—2009.08,宁波大学师范学院,讲师

2004.07—2006.08,宁波大学师范学院,助教


出访经历

2017.04—2017.05,美国圣安东尼奥,AERA2017论文报告

2014.09--2015.09,美国北德州大学信息学院,联合培养博士

2010.10—2011.03,美国普渡大学技术学院,访问学者


社会任职

AECT学会会员

国际华人教育技术协会会员

中国图学学会网络图学分会委员

担任《开放教育研究》、《远程教育杂志》等CSSCI学术期刊审稿人,AECT‐Springer Online Major Reference Work (Learning, Design, and Technology: An International Compendium of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and Policy), section editor  欢迎投稿Learning-Design-Technology-MRW-flyer-Sep-2020[3900]


获奖情况

1. 信息化促进优质资源共享的理论与实践,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4/6

2. 《学习科学与技术》,省线上线下一流课程,浙江省教育厅,2021

3. 首届教学创新大赛,杭州师范大学,二等奖,2021

4. 最美师大人“十佳班主任”,杭州师范大学,2020

5. 《学习科学与技术》入选浙江省“互联网+教学”示范课堂,浙江省教育厅,2019

6. 杭州师范大学优秀班主任,杭州师范大学,2019

7. “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杭州师范大学,2018

8. 教育实习优秀带队老师,杭州师范大学,2018

9.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教育部,2015

10. 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政府,2014

11. 2009-2012 宁波大学校聘教授岗(教学科研三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术骨干(网络与多媒体方向负责人)

12. 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委员会,2011 (指导学生参赛获国家级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8项;市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13. 宁波大学优秀班主任,宁波大学,2010

14. 基于web2.0 技术构建专题学习网站的思路与方法,宁波市第七届华茂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0

15. 学生科研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科研项目1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

16. 混合学习在大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宁波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宁波大学,2008

17. 在线无纸化考试系统,浙江省高校教师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评比,二等奖,浙江省教育厅,2008

18.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学生自主——教师引导模式,宁波大学2006年教学创新奖,二等奖,宁波大学,2007


教学工作

本科生课程:教育技术学专业导论、学习科学与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现代教育技术

研究生课程:学习科学与技术研究、移动学习与媒体创作


科研项目

1.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虚实融合教学环境下探究式学习模型与评价体系的构建”(课题编号:2018YFB1004903),了解更多信息

2.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任友群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点)课题“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研究”项目申报和研究工作,作为责任人主要承担了子课题三“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和传输配送”研究;

3. 参与了任友群教授主持的2013年度上海教科研重大项目“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重大影响研究”(课题组成员排第一);

4.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华东师大学习科学研究中心与悉尼大学教育学院的Omosa探究学习合作研究项目,在上海市两所初中开展了为期2年的实证研究;

5. 在宁波大学工作期间,曾作为主持人承担教育信息化相关研究课题多项。


学术活动

1.南昌市教育信息化融课堂VR工作坊(2021),首席指导专家报告,《虚拟现实技术概述和最新进展》《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初步》《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应用》

2. 浙江省双名工程校长班(2021),专家报告,《学习科学与教学变革》

3. 智慧学习与教育发展论坛(2021),主题报告,《多模态自然交互的探究式学习环境设计与实现》

4. 浙江省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2021),专家报告,《信息技术最新进展与课堂教学创新》

5. 广东省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2021),专家报告,《教师知识管理与数字化学习》

6.甘肃省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培训者培训(2020),特邀讲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解读》《信息技术视域下的课堂变革》

7. 广东“强师工程”骨干教师研修班(2020),特邀报告,《走进学习科学》

8. 上海浦东青年新秀教师培训班(2020),特邀报告,《新一代人工智能与教学方式的转变》

9. 黑龙江“未来教育家工作室”校长高研班(2019),特邀报告,《面向未来的智慧教育:理念与实践》

10. 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2017年会(2017),论文报告,《Research on Chines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cientific Practices with the Affordance of Virtual World》


学术成果

论文

1. Guangtao Xu, Qiyun Wang, and Youqun Ren. Technologies Influencing Educational Futures: A Section Introduction [M]// AECT‐Springer Online Major Reference Work:Learning, Design, and Technology. 2021.

2. 李英明,叶海云,徐光涛.屏幕背后:同步网络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研究[J].软件导刊,2020,19(12):266-270.

3. Yingqian LI, Yang YANG, Zhengwei YAO, Guangtao XU[通讯作者]. Virtual 3D environment for exploring the spatial ability of students[J]. Virtual Reality & Intelligent Hardware 2020 Vol 2 Issue 6:556—568

4. 徐光涛,周子祎,叶晶双.乡村教师技术应用影响因素的扎根理论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20,26(03):111-119.

5. 徐光涛,许作栋,李英明,黄剑兰,李垚.近二十年学习科学领域的研究脉络与发展趋势——对《人是如何学习的》系列报告的文本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03):80-92.

6. Lin Wenxin, Xi Linjin, Xu Guangtao. Strengthening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rural education: “Technology Promotion Train for Rural Teachers”. ICoME2019, Shenzhen.

7. 许洪臣,徐光涛,邱思恒.我国高校教育服务支持体系发展探析[C].2019全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优秀论文三等奖,上海,2019.

8. 陈思,徐光涛[通讯作者],章苏静. 学前儿童互联网学习中的家长态度及影响因素[J].现代教育技术,2019(4).

9. 刘新阳, 徐光涛. 中小学生编程——学什么?怎么学?[J].上海教育,2018(10)

10. 徐光涛、席琳晋、周子祎、林文欣. 中学生游戏现状的调查研究——以上海市L中学为例.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2018,2018.5:广州.

11. 徐光涛. 开启更具“未来智慧”的教育视角[J]. 今日教育, 2018(1):20-22.

12. 曹鹭, Michael, J.Jacobson,, 徐光涛. 利用虚拟世界及基于代理的模型学习科学探究——计算机化科学探究模型浅析[J]. 中国电化教育, 2017(7):33-41.

13. Guangtao Xu, Youqun Ren, Michael J. Jacobson, Chunlei Zhang, Xunlei Yang, Xudong Zheng, Lijia Lin, Yinglian Jin. Research on Chines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cientific Practices with the Affordance of Virtual World[C]// Paper accepted by 2017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ation Annual Meeting.

14. Ren Y, Zheng X, Xu G. The Innovative Influence of Technologies on Education in China: Ongoing and Outlook[M]// Learning, Design, and Technology. 2016.

15. Xu Guangtao, Zhang Chunlei, Yang Xunlei. Research on Chines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cientific Practices of Ecosystem with the Affordance of Virtual World [C]// 4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STEM in Education, 2016.

16. 徐光涛, 金莺莲, 王美. 走向公正:教育研究和实践中的文化、语言和传承——AERA 2015年会述评[J]. 远程教育杂志, 2015, 33(5):3-13.

17. 张屹,徐光涛,范福兰,李馨,赵云建.《 SAGE 教育技术百科全书》: 走进教育技术的知识本体——访主编迈克尔· 斯佩克特博士[J].中国电化教育2015 (7): 6-11.

18. 徐光涛, 吴永强, 任友群. 唤醒基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内在力量*--以中西部基层教师教育信息化草根共同体为例[J]. 中国电化教育, 2014(08):8-13.

19. 徐光涛, 张怀浩, 任友群. 学习技术典型案例:从社交机器人到大脑刺激——学习科学国际大会“学习技术”专题综述[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4(3):45-51.

20. 金莺莲, 徐光涛, 刘新阳. 学习科学:何以为教学创新注入活力——2013学习科学研讨会综述[J]. 远程教育杂志, 2014(1):20-24.

21. 王美, 徐光涛, 任友群.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一剂良药抑或一把双刃剑[J]. 全球教育展望, 2014, 43(2):39-49.

22. 冀新花, 徐光涛, 王海燕. 基于“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培训的实践研究[J].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4(5):23-26.

23. 任友群 徐光涛 王美. 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系统科学的视角[J]. 开放教育研究, 2013(5):104-111.

24. 李丽美,徐晓雄,徐光涛. 项目学习在数字媒体技术类课程中的应用探究——以动态网站设计与开发课程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2012,09:79-83.

25. Xu G, Xu X. Qualitative research of web-based collaborative inquiry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C]// Electrical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ICECE),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 2011:6710-6714.

26. 徐光涛, 冀新花. 高校网络教学平台辅助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以宁波大学为例[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 28(4):78-80.


专利与著作权:

1. 2021 Web3D探究式虚拟实验平台[软著],登记号:2021SR0801734

2. 2021 “盐的溶解”虚拟实验[软著],登记号:2021SR0801733

3. 2021 “溶液的PH值”虚拟实验[软著],登记号:2021SR0801750

4. 2021“牛顿第一定律”虚拟实验[软著],登记号:2021SR0801732

5. 2021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答案智能填写方法[专利],申请号:202011224248.

6. 2020 空间认知探究实验室[软著],登记号:2020SR0911944


译著:

1. 徐光涛主译. 设计用于学习的虚拟世界[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 任友群等译. 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四版)[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翻译1-5章“神经影像学对教育研究的启示”,校对“教学设计模式”等三章。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杭师大仓前校区D区块诚园5-6号楼
邮编:311121 电话:0571-28865586 电子邮箱: jhyjyxy@hznu.edu.cn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杭师大仓前校区D区块诚园5-6号楼
邮编:311121 电话:28865586
邮箱 : jhyjyxy@hz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