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倩楠,经亨颐学院2018届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现已被推免为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国际教育研究生。
长发飘扬,眉眼弯弯,窗外的阳光映衬着她温柔的笑容。初见郝倩楠的第一眼,笔者觉得她是一个亲切、细腻的女孩,通身有着淡淡的师者气质。
初高中时期的郝倩楠,遇到过许多优秀的老师。那些老师教书育人的方式,触动了她的心灵,让她逐渐发掘“教师”这两个字的伟大以及其中所含的深意,于是萌生了想要成为老师、去影响人的梦想。四年前,刚刚结束高考的郝倩楠满怀憧憬,踏进杭师大的校园,来到了经亨颐学院。
“在杭师大学习的四年,是充实而美好的。”她如是说。大学四年,她始终踏实努力,曾屡次斩获各类奖学金。2016-2017学年,她赴浙江大学交流访学一年。为了不落下师范类专业课,这一年,她常常在两校奔波,虽然累,但却收获了其他学生所没有的体验。除了专注于学习,她还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的各级组织,锻炼自己的能力。郝倩楠曾担任校创业孵化中心创业培训部部长、经亨颐学院新闻中心部长、班级学习委员。她说:“虽然当时常常抱怨,但现在回想起来,忙碌的感觉很好。闲下来也是一天,忙也是一天,凡事去做了总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笑意盈盈,眼里有光。这样的她,让笔者敬佩。
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涯里,郝倩楠遇到过许多影响过她的人。其中让她印象最深的有两位,一位是大一时教授西方思想史的杨小洪老师,另一位是大三时教授语文学科教学专业课的叶黎明老师。杨小洪老师咆哮式的上课方式和神经高度紧张的课堂氛围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说:“杨老师是一个很有想法的老师,他能够传达许多新颖而一针见血的观点,颠覆了许多我之前的想法。”令人惋惜的是,杨老师因病去世,而他的形象一直深深烙印在在郝倩楠的心里。而叶黎明老师则影响了她的性格。老师曾在课堂上谈及自己的人生经历:大学毕业时拒绝安逸的生活,放弃留校的机会,转而在高中当了十年语文老师。十年时间过去,不再年轻的她,萌生了对远方和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于是发奋苦读,考取了博士学位。这种人生态度正是郝倩楠所向往的,她说:“我向往这种始终在改变的人生,虽然接下来这样的生活会有许多未知,可能会很辛苦,但是这种不断尝试、不断改变的过程本身就很精彩。”
谈及考研和推免,郝倩楠说她是幸运的,在学校有推免资格的第一年就享受到了这样的福利。在大一的时候,她就有考研的意向,且有着明确的目标,即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期间虽然有过动摇,但面对未知的精彩,她依然满怀激情,继而下定了考研的决心。大三下学期的时候,郝倩楠就开始着手准备考研的复习工作,每天有计划地进行着,一门课一门课地复习。在九月份下推免文件之前,她一直在准备北师大的考研。回想那段时光,她说:“最大的痛苦,就是不确定结果的心理压力。但是那段日子真的很充实、很纯粹,每天泡在图书馆或是寝室楼里的考研自习室,踏踏实实地在做一件事情,那种感觉特别好。”
获得推免资格后,一次偶然,她在网上看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招收研究生的通知,经过悉心准备,顺利通过了面试。虽然研究生阶段将要攻读的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但是郝倩楠心中成为老师的梦想依然熠熠生辉。她告诉笔者,将来还是会去从事语文老师的工作,她认为教中国的学生更能传达传统的文化,让语文更有生命力。
电影《阿甘正传》里,有这样一句台词:“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个吃到的是什么味道。”面对未知,郝倩楠从不迷茫,她柔和的外表下,住着一个满怀激情的小战士。“相信自己,勇于尝试。”是她对学弟学妹们的寄语,亦是她的生命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