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杰 讲师
组织机构:教育学系
邮箱:liyangjie@hznu.edu.cn
地址:诚园5号楼
基本信息
李阳杰,男,浙江宁波人,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和教育政策研究。202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访问学者。2021年获“田家炳教师教育青年学者”荣誉称号。
近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SSCI期刊上发表文章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卓越实证研究概述》等转载。在《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社会科学报》等权威报纸上发表文章多篇,被“学习强国”、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多家媒体转载。参与Narrative inquiry into reciprocal learning between Canada-China sister schools: A Chinese perspective等著作的撰写,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担任多家CSSCI期刊审稿人。
教育背景
2017-202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21.9至今,杭州师范大学,讲师
出访经历
2019-2020,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访问学者
社会任职
国内多家CSSCI期刊审稿人
获奖情况
1. 田家炳教师教育青年学者,2021
2. 第八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二等奖(论文类),2018
教学工作
本科生课程:《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法规》、《小学德育》等
研究生课程:《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等
科研项目
1. 2021年至今,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未来学校组织形态与制度重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VFA210006
2.2017年至2019年,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我国学校生活中的儿童形象研究”。项目批准号:BHA160096
3. 2017年至2021年,参与加拿大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会(SSHRC)资助项目“中国——加拿大教师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惠学习研究”。项目批准号:895-2012-1011
学术活动(部分)
1. The 4th Global Teacher Education Summit(2021),主题报告Online teaching mentoring in “Internet +” era: a case study(兼任预会分论坛主持人)
2. 第五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2019),主题报告《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师徒带教:国际比较与政策建议》
3. The 12th World Association of Lesson Studies(2018),主题报告New teacher-led: a new model of teacher learning based on mentoring
4.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Forum on “communication, media and government governance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2016),主题报告Breaking out of the mire of trust crisis--the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hanges of trust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in the era of we-media
5.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2015),主题报告《“重省”中国教育学“中国性”危机》
学术成果
1. 著作
(1) Li, Y. (2021).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Bu, Y (Eds.). Narrative inquiry into reciprocal learning between Canada-China sister schools: A Chinese perspective(pp.175-212).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 论文(CSSCI来源期刊;按照时间顺序)
(1) 李阳杰, C.K.John Wang, 魏戈. 赋权增能与边界拓展:博士生培养模式变革的逻辑建构与路径选择[J]. 社会科学战线, 2022(5):227-234.
(2) 李阳杰. 美国教师教育领域高影响力学者及其影响力扩散研究[J]. 全球教育展望, 2021(12):102-114.
(3) 李阳杰. 重构技术与教师教育的关系:助推式教师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J]. 中国高教研究, 2021(3):44-50.(《教育文摘周报》2021年4月7日转载、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官网2021年3月26日转载)
(4) 李阳杰.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师徒带教:国际比较与政策建议——基于TALIS数据的分析[J]. 教育与经济, 2020(3):67-74.(《教育文摘周报》2021年7月14日转载、《卓越实证研究概述》2020年9月18日转载)
(5) 李阳杰. 一流学科建设中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与政策建议[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0(1):131-136.
(6) 李阳杰.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师生交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教师教育研究, 2019(1):101-106.
(7) 李阳杰. 决策能力:儿童应对复杂情境的关键因素[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9(3):26-31.(人大复印资料《幼儿教育导读(教师教学)》2019年第10期全文转载)
(8) 李阳杰, 金晨. 教师教育课程资源错配问题及启示——基于TALIS数据的分析[J]. 开放教育研究, 2018(6):100-109.
(9) 李阳杰. “重省”中国教育学“中国性”危机[J]. 中国教育学刊, 2016(1):5-8.
(10) 李阳杰. 自媒体时代高校师生信任新变化[J]. 高教探索, 2016(2):99-103.
2. 报纸
(1) 李阳杰. 清除信息壁垒 捕捉教师需求[N]. 中国教育报, 2022-03-02(4).(学习强国、国际在线官网全文转载)
(2) 李阳杰. 教师教育的文化转向[N]. 中国教育报, 2019-04-25(7). (理论版;人民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
(3) 李阳杰. 构建助推式教师教育模式[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9-05-23(4). (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
(4) 李阳杰. 中小学“春秋假”还要因地制宜[N]. 中国教育报, 2020-11-06(2).(光明网、环球网全文转载)
(5) 金晨, 李阳杰. 开发高校退休教师的人力资本红利[N]. 社会科学报, 2020-0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