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学意正浓。10月15日至17日,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黄金丽副教授带领路桥区语文青年骨干教师中级研修班在北大附中台州飞龙湖学校开展了三天主题式培训。来自路桥全区各中小学的语文骨干教师齐聚一堂,通过课堂观摩、专题讲座与深度研讨,共赴一场以“提升教学能力、深化素养落地”为核心的智慧盛宴,为区域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培训首日紧扣“破解课堂痛点,夯实教学基础”主题,分板块有序推进。
上午的“同课异构”环节直击阅读教学核心。蓬街镇新市小学冯飞飞老师、凤栖小学沈佳颖老师围绕《黄山奇石》一课,结合自身教学风格与学情特点,设计差异化教学方案:冯老师以“图文对照品奇石”为抓手,通过课文语句与奇石图片的联动展示,引导学生直观感受文本语言的生动性;沈老师则创设“奇石小导游”情境,鼓励学生以角色代入的方式梳理课文脉络,主动挖掘“奇石”的形态特点。课后互动研讨中,参训教师围绕“阅读课如何兼顾识字教学与文本品读”“不同学情下教学策略的调整方法”等话题各抒己见,在观点碰撞中提炼可复用的教学经验。
下午聚焦“习作教学难”的共性问题。首先,北大附中台州飞龙湖学校胡思新老师带来习作示范课《记一次游戏》,以“玩‘老鹰捉小鸡’—说游戏细节—写游戏场景”的递进式设计,用真实的游戏互动激活学生表达欲,让原本“怕写作”的学生主动分享、乐于动笔,生动诠释了“在体验中学习写作”的教学理念;随后,李勇老师开展专题讲座《破解习作困局的突围之径》,从“素材积累技巧”“写作结构搭建”“语言润色方法”三个维度,结合10余个一线教学案例,具体讲解如何帮助学生解决“无内容可写”“写得不具体”等问题,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可落地的习作教学方法论。
培训次日以“名师引领+专题赋能+深度研讨”的模式,推动参训教师专业认知与教学能力双向提升。
上午的名师课堂环节尽显教学魅力。湖州市湖师小教育集团姚惠平老师执教《盘古开天地》,凭借深厚的语文素养与富有感染力的表达,将神话故事的“奇幻感”与“人文味”融为一体——在“品析‘开天辟地’关键词”环节,姚老师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自主挖掘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素养导向”的教学理念;紧接着,专题讲座《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视域下学习活动设计与开展》如期举行,主讲人结合语文新课标要求,从“任务群目标拆解”“生活化情境创设”“过程性评价融入”三个方面,系统讲解如何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理念转化为课堂实践,进一步拓宽参训教师的教学视野。
随后,螺洋小学丁柳序老师执教《在牛肚子里旅行》,以扎实的文本解读、清晰的环节设计赢得全场认可——课堂中,丁老师紧扣“红头的旅行路线”这一主线,通过“找关键词梳理过程”“分角色朗读体会情感”等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渗透“遇事冷静”的育人目标。在后续互动研讨中,参训教师结合两天的听课感悟,围绕“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两大核心话题展开深度交流,将观摩收获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思考,现场研讨氛围热烈。
下午,《语文建设》期刊编辑蔻佳带来《论文教学的撰写与发表技巧》专题分享。蔻编辑结合自身审稿经验,从“论文选题方向把握”“文章结构逻辑搭建”“投稿渠道选择与注意事项”等维度,细致解答参训教师在论文撰写与发表中的常见困惑,并针对“教学案例类论文如何提炼亮点”“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的结合方法”等问题进行专项指导,为教师们的专业成长提供实用支持。
培训最后一天,两场特色示范课聚焦“沉浸式教学”与“教学评一体化”,为本次研修画上圆满句号。
黄岩区实验小学张莹老师执教《鸟的天堂》,以“沉浸式旅游”为核心线索创新课堂设计:将课文内容转化为“探索鸟的天堂旅游路线”情境,通过“绘制旅游路线图+小组合作朗读”等活动,引导学生以“游客”视角梳理第1-4自然段的行文脉络,自然感知作者的游览顺序与文本逻辑;同时,张老师借助日落、乘船、榕树等主题的音视频素材,从视觉、听觉维度还原课文场景,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文本的画面美与语言美。教学中,始终以“把握文本顺序、品析榕树特点、体会静态描写妙处”为核心目标,通过“远镜头观榕树整体—近镜头品细节描写”的分层任务设计,实现“读文本—悟方法—用技巧”的递进;同时融入“读中梳理、悟中评价、评中提升”的过程性评价逻辑,真正落地“教学评一体化”理念。
黄岩区西江小学教育集团连伊丽老师执教《父爱之舟》,则以“情境引领、评学结合”为特色:课堂开篇,连老师通过课文中“父亲送学、凑钱缴费”等场景导入,带领学生沉浸式感受文本中的父爱细节;在写作实践环节,设计“回忆自己与父亲的相处场景”任务,并结合胶片式素材与学生自带的亲子照片,引导学生将文本中的“他人父爱”迁移到“自我父爱记忆”,实现情感与写作能力的双重提升。教学过程中,始终以“理解父爱内涵、习得细节描写方法、提升情感表达能力”为目标,依托“场景—细节—情感”的板书逻辑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在评价环节,明确“场景完整、细节具体、情感真挚、语句通顺”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在互评互改中清晰认知自身写作优缺,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过程方法多维度保障学习成效,为“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提供了生动范例。
此次为期三天的培训,依托“课堂展示+专题讲座+互动研讨”的多元形式,既搭建了骨干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又聚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参训教师纷纷表示,将把培训中的所学、所思、所悟融入日常教学,以更专业的能力推动学生语文素养提升,为路桥区语文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