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交流合作 > 教师培训

杭州师范大学“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小学语文项目顺利开班

来源 : 方文伟     作者 : 洪峰     时间 : 2025-10-27点击量23

10月10日,由浙江省教育厅主办、杭州师范大学承办的“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2025级项目开班典礼在勤思报告厅隆重举行。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三级调研员马骏出席开班典礼并致开幕辞。学校继续教育与合作办学管理处处长叶哲铭、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裘海寅、经亨颐教育学院副院长蒋永贵等领导出席,开班典礼由继续教育与合作办学管理处副处长金岳祥主持。小学语文、中小学音乐、初中名校长三个项目班学员约80人参加

图片1

小学语文名师班第1次集中培训在经亨颐教育学院副教授黄金丽导师的组织下开展。课程培训有高端的学术理论指导,有杭州名校的参观考察;有外出听课观摩学习,有班内小组讨论研修;有白天的学习交流,还有晚上的线上夜学……课程丰富,学研结合,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图片2

(一)理论学习:学术报告精彩纷呈

10月10日-11日,学员们先后聆听了三场精彩的学术报告。中国国防大学军事管理学院程晓东大校作《从屈辱到荣光——九三阅兵背后的国防建设与民族复兴》,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罗卫东作《亚当·斯密的道德哲学及其当代回响》,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严从根为学员们带来《做有教育信仰的人》专题讲座。三场报告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聚焦教育,聚焦育人,学员们深受启发。

在四天的夜学课程中,邀请了温州市成县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正高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刘越、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涂卫国讲授以及来自缙云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林顺老师先后分享了正高评审的经验,结合自己评审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作了提醒,分享了《正高级教师申报的说课与答辩技巧》。他们围绕“聚焦核心素养,发展学生思维”展开,从“可以学什么”“应当学什么”“构建怎么学”“为什么这么学”四维度推进。教材解读观照单元整组,结合文本表达特点与编者意图;学情分析立足五年级学生实际,精准定位学习难点。构建结构化学习空间,助力学生语言、思维、情感协同发展,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说课范例。

此外,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新湖校区副校长、浙江省教坛新秀姜雅丽老师则围绕《教学主张的凝练:动课理论的形成过程为例》向学员们介绍了名师个人教学主张的提出、完善、形成。宁波市奉化区实验小学正高级教师、宁波市名教师葛林高《教学成果奖的申报技巧》。葛老师曾主编或参编著作 5 本,发表论文46 篇,其中 2 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学科课题成果获奖 23 项,省市级立项 10 项,执笔课题曾获 2022 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他结合自身的众多科研成果,向学员们娓娓道来。

(二)观课议课:教学研讨精益求精

    本次培训安排了三天的访校听课,学员们先后来到了余杭区天元公学、拱墅区青蓝小学、余杭区玉鸟小学,进行课堂教学观摩研讨,并参与评课议课。

10月14日,浙派名师培训班成员走进杭州青蓝小学,参与“读写融通”主题语文教研活动,四节精品课例与专家点评共探教学新路径。罗颖娜老师执教《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结合课后资料袋观察日记与课文学习,借表格梳理叶子特征、图文绘制爬山虎的脚,将“读”的文本信息转化为“写”的观察支架。冯瑶老师接力第二课时,以批注法带学生“读”出精准语句,再引导观察绿豆芽、搭建动词库,实现写作技巧向“写”的实践迁移。谢晨辰老师的《盼》第一课时,从“读”文本主角的“盼”切入,引导学生关联生活写“盼”的体验,并梳理文本一波三折结构,为写作搭框架。崔晨老师的第二课时深化“读写互促”,从阅读中提炼用“心理、语言、环境、动作”表现“盼”的方法,引导学生迁移到场景写作,实现读写能力双向提升。课后,杭州师范大学吕映教授点评,指出课例精准践行“以读悟法、以写促思”,通过多元语篇、生活联结与语境迁移,让读写从“结合”走向“融通”,为语文教学提供实践范例。

图片3

10月15日,名师班学员来到了杭州市余杭区天元公学,参与该区青年教师语文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四位教师分别执教《圆明园的毁灭》《太阳》《桥》及《古诗词三首》,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创新活力。王昊老师组织的《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以史料与文本融合为特色,通过复原影像与朗读对比,引导学生从文字理解走向历史思考,课堂注重语文实践。建议增加自主批注与小组讨论,深化对“不可估量”等关键词的理解。黄巧英老师执教的《太阳》一课教学框架清晰,运用地球与篮球的对比帮助学生掌握说明方法,后期计划引入AI辅助习作教学,体现了读写融合的创新思路。朱玲老师执教的《桥》一课给人印象深刻。朱老师紧密结合单元目标,通过矛盾冲突分析引导学生从“舍己为人”到“老党员形象”的深度理解,课堂中朗读不断,任务层层递进,展现了语文的育人价值。李煜琳老师组织《古诗词三首》教学中,以学为中心,通过韵律感知与意象分析,引导学生从《浪淘沙》到《江南春》的对比学习,实现了从扶到放的自然过渡。而后,我2025级“浙派名师培训班”的学员徐飞老师、应良伟老师、肖云望老师和胡月园老师分别就以上四堂课进行了精到的点评。

4-7

10月16日,学员们齐聚余杭区玉鸟小学,走进《新课程理念下的学问课堂》活动现场,静心聆听教学思想振翅的清脆之声。林芍吟老师执教一年级的《秋天》,以“从哪里感受秋天”大问题引领,聚焦秋天的景物,让孩子们在朗读中感受秋之美。刘晓芬老师的《雪地里的小画家》巧妙地将“问”的种子撒下,“小鸡为什么能化竹叶?”一步步探究小动物脚印的特点。童言稚语间,让我们看到了“学问”课堂的真实样子。课后,杭州市小学语文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刘荣华特级教师进行题为《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与实施》的讲座,他拂去课堂提问表面那些浮华的泡沫,直指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提出学问课堂,并指出要强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意识,活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路径,实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策略。一场关于“提问”的专业探讨,将我们的思考引向深处。

图片8

(三)教育科研:课程论文精心指导

      10月12日上午,浙江省湖州市湖师附小教育集团姚惠平老师分享教师论文专业写作及投稿心得,为学员们提供了系统指导。他提出,教师写作类型,涵盖教学随笔、教学设计、教学论文三类。教学随笔可结合生活场景创作,如将写作与健身、美食关联;教学设计需明确目标与流程,可邀请名家点评或进行同课异构;教学论文则要专注领域、形成体系。同时,教师在写作技巧方面,结构可采用并列式、递进式等,逻辑上注重详略安排与语言严谨,还可借助图表增强表达。投稿时,需研读征稿启事,借助知网、青泥学术等工具选热点选题,匹配《小学语文教师》《江苏教育》等刊物,同时注意标题创新,提升稿件竞争力,为学员们今后在专业写作与投稿提供了清晰路径。

10月12下午,培训班邀请到了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俞玲萍老师,重点指导《精品课程申报材料撰写技巧与案例分析》。俞师从课程开发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实施保障、课程评价以及课程资源的编写等多个方面,结合不同的案例细致地为老师们讲述每个板块的应该写什么内容,怎么写。她从生活中最平常的事例入手,帮助教师厘清课程相关的概念,尤其在课程体系建构的指导上,俞丽萍老师还为学员的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10月16日下午,《语文建设》编辑寇嘉老师进行《从期刊编辑角度谈语文教学论文的选题、写作与投稿》的讲座。从杂志特色到教研选题方向,再以典型案例剖析论文写作要点,最后详细解读《语文建设》栏目设置与投稿指南。这场一个多小时的云端相会,让教师们领悟到如何将课堂耕耘的瞬间芳华,淬炼成充满生命力的文字,让思想种子借助笔墨在专业期刊上生根发芽。

期间,全体学员在导师黄金丽的组织下,进行了熟悉校园、破冰活动、分组分工、团队建设、班委组建等。在为期九天的专业培训过程中,学员们认真学习,出勤率高,学有所思,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获。期待下一次的学习之旅!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杭师大仓前校区D区块诚园5-6号楼
邮编:311121 电话:0571-28865586 电子邮箱: jhyjyxy@hznu.edu.cn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杭师大仓前校区D区块诚园5-6号楼
邮编:311121 电话:28865586
邮箱 : jhyjyxy@hz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