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园地

当前位置 :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加快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而奋斗

来源 : 党务中心     作者 : 转载     时间 : 2017-03-02点击量383

    中国共产党杭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总结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明确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加快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而奋斗。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过去五年,是杭州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杭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抓住服务保障G20杭州峰会重大机遇,较好完成了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杭州成为全国第十个“万亿元GDP”城市,许多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纪念“枫桥经验”50周年、农村基层党建等全国性现场会在杭召开,荣获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国家生态市、中国软件名城等多项称号,连续十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G20杭州峰会服务保障任务圆满完成。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围绕“四个满意”目标,贯彻“四个最”要求,举全市之力高水平高标准做好场馆改造、会务服务、平安护航、环境整治、氛围营造等工作,呈现了历史与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展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杭州的生动实践,为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主办的层级最高、影响最深远、成果最丰硕的多边峰会圆满成功贡献了杭州力量、杭州智慧,镌刻下了深刻的中国印记、杭州印象,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高度赞扬。

   ——城市国际化迈出新步伐。我们紧紧抓住“后峰会、前亚运”窗口期,不失时机推进新一轮城市国际化,结合补短板工作,制定《关于全面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化水平的若干意见》,明确“三步走”建设世界名城的奋斗目标,部署打造“四大个性特色”“四大基础支撑”的重点任务,推动城市国际化取得了新进展。

   ——综合竞争力实现新跨越。我们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动摇,坚决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全面推进“一号工程”。201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050.49亿元,五年年均增长9.0%,三次产业结构由3.446.650.0调整为2.836.061.2,全省首位度持续提升。

   ——文化软实力跨上新台阶。我们加快文化名城强市建设,坚决打好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

   ——体制机制形成新优势。我们制定实施“杭改十条”,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取得阶段性成效。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我们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道路,修订城市总规,推进“多规合一”,持续深化美丽杭州建设。

   ——群众获得感有了新提升。我们坚持每年把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办好民生实事项目,切实加大民生保障力度。

   ——治理能力建设取得新进展。我们深入推进法治杭州建设,制定实施“杭法十条”,扎实推进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我们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执行《准则》《条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总结五年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四个意识”既是政治立场,也是政治纪律,必须始终恪守和遵循。新发展理念既是发展的指挥棒,也是前进的红绿灯,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既是发展所向,也是力量源泉,必须时刻牢记和坚持。实干至上、行动至上既是严实作风,也是成事法宝,必须处处体现和弘扬。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践行实干至上、行动至上的严实作风,弘扬G20服务精神,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就一定能团结带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汇聚起高起点上新发展的坚实力量。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G20杭州峰会的成功举办,推动杭州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八八战略”实践,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以率先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改革创新为第一动力,以城市国际化为主抓手,以筹办重大赛事活动为牵引,不断厚植创新活力之城、历史文化名城、生态文明之都和东方品质之城特色,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好全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排头兵,为加快城市国际化、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而不懈奋斗。

   ——加快城市国际化、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是我们必须自觉扛起的历史使命。放大后峰会效应,释放前亚运红利,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朝着建设世界名城目标大步迈进,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以归零的心态翻开新的篇章、踏上新的征程,培育世界一流的胸襟和气魄,树立世界一流的标准和追求,确保继续在全省发挥龙头领跑示范带动作用,稳居全国大城市发展第一方队,更好地为服务全国全省大局多作贡献。

   ——加快城市国际化、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是我们必须主动把握的时代要求。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深入推进,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加快城市国际化已成为一座城市集聚高端要素资源、增强综合竞争力、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由之路。站在时代发展潮头的杭州,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舞台,正面临着极为宝贵的历史机遇,我们对早日建成世界名城充满信心!

   ——加快城市国际化、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是我们必须接续努力的奋斗目标。新世纪以来,杭州一直走在推进城市国际化的征途上,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吹响了加快建设世界名城的新号角,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明确了建设世界名城的目标、路径和任务。

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是: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确保亚运会筹备工作基本就绪,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成为具有较高全球知名度的国际城市。具体做到“五个显著提升”:

   ——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治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党建科学化水平显著提升。

三、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创新活力之城优势

   创新是建设世界名城的不竭动力。必须切实增强“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的紧迫感,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全面创新,努力把杭州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

   打造全要素配置的最优创新生态。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人才为本,坚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形成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创新生态。

   构建全链条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深化“一号工程”,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构建创新驱动、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全区域协同的一流创新平台。统筹空间布局、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和用地保障,完善建设机制,加快整合提升,大力发展平台经济。

   激发全方位保障的创新创业活力。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深入开展省级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积极争创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四、坚定不移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示历史文化名城魅力

   文化是建设世界名城的“根”与“魂”。必须树立文化自信自觉,坚持传承创新,加快建设东方文化国际交流重要城市。

   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壮大主流思想文化。

   促进文化事业产业共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做强文创产业实力,不断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打响东方文化特色品牌。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实施城市记忆工程,充分挖掘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加大对物质和非物质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力度。

五、坚定不移拓展对外开放新优势,建设国际重要商贸中心

   开放是建设世界名城的必由之路。必须更加积极地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加广阔的胸怀赢得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努力把杭州建设成为融合线上线下、联通世界、服务全球的国际重要商贸中心。

   提升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能级。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加快杭州都市区建设,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打造“网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枢纽城市。持续深化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在“六体系两平台”建设、跨境电商产业集聚、跨境电商金融和物流服务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构建全球最优跨境电商生态圈,努力成为全球跨境电商发展的引领者。

   打造国际会展之都赛事之城。深化会展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西博会、休博会转型升级,提升电博会、文博会、云栖大会、动漫节等本土会展品牌,积极引进高端国际会议、展览项目和国际组织,力争加入全球最佳会议城市联盟。落实“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制定实施“亚运前”行动方案,高标准做好2022年亚运会筹备工作,培育加快城市国际化的新引擎。

   加快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建设。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新一轮旅游国际化行动计划,持续推进旅游目的地功能、管理和环境国际化,基本形成以国际化为引领的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商务会展“四位一体”全域旅游新格局,建成中国旅游国际化示范城市。

六、坚定不移推进美丽中国样本建设,打造生态文明之都

   生态是建设世界名城的本底。必须顺应生态文明新时代,在统筹上下功夫,在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上求突破,努力把杭州建设成为颜值高、气质好、国际范的生态文明之都。

   统筹规划、建设与管理。落实《杭州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2016年修订)》,全面推广分区规划编制,严格城市开发边界,推进“多规合一”,优化提升“多中心、网络化、生态型、组团式”的市域空间格局。

   坚决打好以地铁建设为重点的“交通治堵”硬仗,建成464公里城市快速路网和12446公里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加快组团环线建设,推动大数据治堵全覆盖,创建“公交都市”,让市民出行更便捷。

   统筹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坚决守住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努力让杭州的水更清、天更蓝、土更净、城乡环境更洁美。

   统筹制度建设与宣传教育。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强化环保督察和生态环境监管。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落实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环境准入制度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七、坚定不移推进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深化东方品质之城建设

   共享是建设世界名城的根本目的。必须统筹各项民生社会事业,着力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把杭州建设成为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东方品质之城。

   深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公平持续、优质均衡的社会事业新格局。让全市人民享有更稳定的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优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确保“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归零。

   深化法治杭州建设,加快构建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强化政府绩效管理,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

   深化平安杭州建设,加快构建科学高效、安定有序的城市安全新格局。依法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种敌对势力渗透颠覆、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和极端宗教活动,坚决防止危害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事件的发生。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智慧安防”建设,强化大型活动安保统筹协调,积极防范化解涉稳风险,防范和打击危害城市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八、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加快建设世界名城提供根本保证

   实现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关键在党。必须坚持严字当头、全面从严、始终从严,推动党建各项要求落地落实,持续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更好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全面压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强化正确用人导向,从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夯实基层基础,打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深入推进廉洁杭州建设。

   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凝聚干事创业强大合力。

   清风扬正气,奋进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立潮头、乘风破浪,用忠诚和担当、智慧和汗水奋力谱写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绚丽篇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杭师大仓前校区D区块诚园5-6号楼
邮编:311121 电话:0571-28865586 电子邮箱: jhyjyxy@hznu.edu.cn    学院纪委接收群众意见建议的邮箱:jhyjw@hznu.edu.cn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理论园地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加快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而奋斗

党务中心 · 2017-03-02

    中国共产党杭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总结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明确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加快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而奋斗。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过去五年,是杭州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杭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抓住服务保障G20杭州峰会重大机遇,较好完成了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杭州成为全国第十个“万亿元GDP”城市,许多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纪念“枫桥经验”50周年、农村基层党建等全国性现场会在杭召开,荣获综合创新型生态城市、国家生态市、中国软件名城等多项称号,连续十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G20杭州峰会服务保障任务圆满完成。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围绕“四个满意”目标,贯彻“四个最”要求,举全市之力高水平高标准做好场馆改造、会务服务、平安护航、环境整治、氛围营造等工作,呈现了历史与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展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杭州的生动实践,为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主办的层级最高、影响最深远、成果最丰硕的多边峰会圆满成功贡献了杭州力量、杭州智慧,镌刻下了深刻的中国印记、杭州印象,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高度赞扬。

   ——城市国际化迈出新步伐。我们紧紧抓住“后峰会、前亚运”窗口期,不失时机推进新一轮城市国际化,结合补短板工作,制定《关于全面提升杭州城市国际化水平的若干意见》,明确“三步走”建设世界名城的奋斗目标,部署打造“四大个性特色”“四大基础支撑”的重点任务,推动城市国际化取得了新进展。

   ——综合竞争力实现新跨越。我们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动摇,坚决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全面推进“一号工程”。201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050.49亿元,五年年均增长9.0%,三次产业结构由3.446.650.0调整为2.836.061.2,全省首位度持续提升。

   ——文化软实力跨上新台阶。我们加快文化名城强市建设,坚决打好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

   ——体制机制形成新优势。我们制定实施“杭改十条”,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取得阶段性成效。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我们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道路,修订城市总规,推进“多规合一”,持续深化美丽杭州建设。

   ——群众获得感有了新提升。我们坚持每年把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办好民生实事项目,切实加大民生保障力度。

   ——治理能力建设取得新进展。我们深入推进法治杭州建设,制定实施“杭法十条”,扎实推进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我们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执行《准则》《条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总结五年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四个意识”既是政治立场,也是政治纪律,必须始终恪守和遵循。新发展理念既是发展的指挥棒,也是前进的红绿灯,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既是发展所向,也是力量源泉,必须时刻牢记和坚持。实干至上、行动至上既是严实作风,也是成事法宝,必须处处体现和弘扬。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践行实干至上、行动至上的严实作风,弘扬G20服务精神,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就一定能团结带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汇聚起高起点上新发展的坚实力量。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G20杭州峰会的成功举办,推动杭州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八八战略”实践,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以率先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改革创新为第一动力,以城市国际化为主抓手,以筹办重大赛事活动为牵引,不断厚植创新活力之城、历史文化名城、生态文明之都和东方品质之城特色,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好全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排头兵,为加快城市国际化、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而不懈奋斗。

   ——加快城市国际化、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是我们必须自觉扛起的历史使命。放大后峰会效应,释放前亚运红利,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朝着建设世界名城目标大步迈进,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以归零的心态翻开新的篇章、踏上新的征程,培育世界一流的胸襟和气魄,树立世界一流的标准和追求,确保继续在全省发挥龙头领跑示范带动作用,稳居全国大城市发展第一方队,更好地为服务全国全省大局多作贡献。

   ——加快城市国际化、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是我们必须主动把握的时代要求。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深入推进,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加快城市国际化已成为一座城市集聚高端要素资源、增强综合竞争力、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由之路。站在时代发展潮头的杭州,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舞台,正面临着极为宝贵的历史机遇,我们对早日建成世界名城充满信心!

   ——加快城市国际化、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是我们必须接续努力的奋斗目标。新世纪以来,杭州一直走在推进城市国际化的征途上,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吹响了加快建设世界名城的新号角,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明确了建设世界名城的目标、路径和任务。

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是: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确保亚运会筹备工作基本就绪,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成为具有较高全球知名度的国际城市。具体做到“五个显著提升”:

   ——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治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党建科学化水平显著提升。

三、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创新活力之城优势

   创新是建设世界名城的不竭动力。必须切实增强“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的紧迫感,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全面创新,努力把杭州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

   打造全要素配置的最优创新生态。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人才为本,坚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形成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创新生态。

   构建全链条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深化“一号工程”,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构建创新驱动、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全区域协同的一流创新平台。统筹空间布局、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和用地保障,完善建设机制,加快整合提升,大力发展平台经济。

   激发全方位保障的创新创业活力。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深入开展省级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积极争创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四、坚定不移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示历史文化名城魅力

   文化是建设世界名城的“根”与“魂”。必须树立文化自信自觉,坚持传承创新,加快建设东方文化国际交流重要城市。

   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壮大主流思想文化。

   促进文化事业产业共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做强文创产业实力,不断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打响东方文化特色品牌。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实施城市记忆工程,充分挖掘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加大对物质和非物质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力度。

五、坚定不移拓展对外开放新优势,建设国际重要商贸中心

   开放是建设世界名城的必由之路。必须更加积极地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加广阔的胸怀赢得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努力把杭州建设成为融合线上线下、联通世界、服务全球的国际重要商贸中心。

   提升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能级。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加快杭州都市区建设,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打造“网上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枢纽城市。持续深化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在“六体系两平台”建设、跨境电商产业集聚、跨境电商金融和物流服务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构建全球最优跨境电商生态圈,努力成为全球跨境电商发展的引领者。

   打造国际会展之都赛事之城。深化会展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西博会、休博会转型升级,提升电博会、文博会、云栖大会、动漫节等本土会展品牌,积极引进高端国际会议、展览项目和国际组织,力争加入全球最佳会议城市联盟。落实“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制定实施“亚运前”行动方案,高标准做好2022年亚运会筹备工作,培育加快城市国际化的新引擎。

   加快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建设。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新一轮旅游国际化行动计划,持续推进旅游目的地功能、管理和环境国际化,基本形成以国际化为引领的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商务会展“四位一体”全域旅游新格局,建成中国旅游国际化示范城市。

六、坚定不移推进美丽中国样本建设,打造生态文明之都

   生态是建设世界名城的本底。必须顺应生态文明新时代,在统筹上下功夫,在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上求突破,努力把杭州建设成为颜值高、气质好、国际范的生态文明之都。

   统筹规划、建设与管理。落实《杭州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2016年修订)》,全面推广分区规划编制,严格城市开发边界,推进“多规合一”,优化提升“多中心、网络化、生态型、组团式”的市域空间格局。

   坚决打好以地铁建设为重点的“交通治堵”硬仗,建成464公里城市快速路网和12446公里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加快组团环线建设,推动大数据治堵全覆盖,创建“公交都市”,让市民出行更便捷。

   统筹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坚决守住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努力让杭州的水更清、天更蓝、土更净、城乡环境更洁美。

   统筹制度建设与宣传教育。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强化环保督察和生态环境监管。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落实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环境准入制度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七、坚定不移推进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深化东方品质之城建设

   共享是建设世界名城的根本目的。必须统筹各项民生社会事业,着力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把杭州建设成为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东方品质之城。

   深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公平持续、优质均衡的社会事业新格局。让全市人民享有更稳定的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优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确保“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归零。

   深化法治杭州建设,加快构建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强化政府绩效管理,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

   深化平安杭州建设,加快构建科学高效、安定有序的城市安全新格局。依法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种敌对势力渗透颠覆、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和极端宗教活动,坚决防止危害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事件的发生。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智慧安防”建设,强化大型活动安保统筹协调,积极防范化解涉稳风险,防范和打击危害城市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八、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加快建设世界名城提供根本保证

   实现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关键在党。必须坚持严字当头、全面从严、始终从严,推动党建各项要求落地落实,持续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更好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全面压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强化正确用人导向,从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夯实基层基础,打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深入推进廉洁杭州建设。

   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凝聚干事创业强大合力。

   清风扬正气,奋进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立潮头、乘风破浪,用忠诚和担当、智慧和汗水奋力谱写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绚丽篇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