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风采

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风采

教育家大讲堂第十讲:正确认识和把握宗教问题

来源 :      作者 : admin     时间 : 2011-06-02点击量42

61日下午,经亨颐学院教育家大讲堂第十讲开讲。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陈振华应邀为经亨颐的同学们作了题为“正确认识和把握宗教问题”的讲座。学院副书记徐凌云、教务科主任黄超翔、辅导员齐姗老师出席参加讲座。

讲座一影

陈振华老师与工作人员合影

讲座中,陈振华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宗教的诸多事宜从分析世界五大宗教的发展脉络、现状入手援引出了国内宗教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其间,他解说道,宗教是超自然、超社会的力量不能单纯的用理性思维来解释。宗教阐述的是人与神的关系,又与我们的世俗生活息息相关,与科学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宗教有其文化传承心理调节和促进社会交往功能我们应肯定宗教教规在个人修身养性、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也应当看到宗教政治生活、国际事务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纷纷请教自己对于宗教的问题困惑。陈振华老师结合亲身经历,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为大家一一解答

最后,陈振华老师启示同学们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以平和的心态对人,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对有些东西看得淡一些排除私心杂念,不为物所累;做事谋生,扎扎实实积极主动用有限的人生铸造辉煌。

附:精彩问答记录及评论

朱晓青:一个大家庭中拥有两个宗教信仰,要如何协调?

陈振华:首先得相互尊重各自的宗教信仰。作为老一辈呢,一些思想一下子也改变不过来。所以她们要求你们去做一些有关宗教信仰的事,你们就爽快地答应吧,顺从她们的意思去做就可以了。作为有宗教信仰的人,传教是她们的本职工作,个人有个人的信仰,这个也是无法干涉的。但是一定要做到相互尊重。

黄冰霜:到底怎样才算一个佛教徒?“烧香拜佛吃素”的人是佛教徒吗?

陈振华:有些人“烧香拜佛吃素”,是带有功利性的,这样的人是算不上佛教徒的。一般意义上来讲佛教徒是那些出家的和尚,尼姑以及居士和一些被佛寺里的老和尚收为徒弟的人,一般都是经过收徒仪式的。但是一些修行念佛的老人呢?也可以算是一种佛教徒。因为她们的内心是无功利性的,所以从更大的层面上来说只要虔诚地信仰佛教就可以算得上是佛教徒。

郑晓玲:如何看待求神拜佛趋于商业化问题?

陈振华:这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佛寺商业化,和尚职业化。商业味很重。但是有些出家人是有这个权利受徒弟供养的,但是还有一部分钱是要供给集体,是要入账的。一般一些比较大型的寺庙的氛围还是不错的,商业化的味道也不浓。要虔诚地信佛可以去那些地方,比如灵隐寺。

本次还讲座采用了新的互动形式,向每位到场的听众发放系列讲座随堂评论单。用一句话评论本次讲座,以下就是本次讲座的精彩随堂评论:

宗教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身边的朋友,亲人可能就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通过今天的讲座,突然发现文化中很多方面都有宗教的影响。宗教做为一种精神支柱对文化的促进作用还是值得颂扬的。在人生中,必须要有信仰,理性信教也是其中一条途径。

——项鶄鶄

“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怎么活着?”宗教教会人们如何更好地生活。具有心理调节作用。不要愚昧地迷信,即使内心虔诚也要尊重理性。

——梁一粟

宗教一直作为神秘的社会存在,其内涵和意识形态并不为非信教人群所知。本次讲座将宗教与生活联系起来,向我们进一步介绍了宗教信仰背后的宗教组织形式。宗教与科学的联系以及各宗教习俗的形成过程,通过这次讲座对五大宗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周 密

宗教虽不能用理性解释,但需要理性驾驭。虽源于内心的信仰,也需要得到社会的价值判断和认可。用自己的眼光寻找真善美,用行动践行自己的信仰。这是世界上所有宗教的共同特征。也是宗教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原因所在。

——陈丽媛

“以出世的精神来办入世的事情”将宗教的博大灌溉内心的渺小,将心放宽,将修身成为自身的信仰,你将会变成你自己的信仰

——马梅娇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杭师大仓前校区D区块诚园5-6号楼
邮编:311121 电话:0571-28865586 电子邮箱: jhyjyxy@hznu.edu.cn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杭师大仓前校区D区块诚园5-6号楼
邮编:311121 电话:28865586
邮箱 : jhyjyxy@hz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