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娜 教授
组织机构:心理学系特教部
邮箱:mwn505@hznu.edu.cn
办公地址:诚园5-605
基本信息
马伟娜,女,浙江诸暨人,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教授,浙江省151及杭州市131优秀中青年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发展及教育,研究兴趣集中在普通儿童及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认知发展与健康促进、融合教育背景下资源教师专业化发展。主持完成国家重点项目子项目及省部级项目共8项,以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I-Perception》、《Frontiers in Psychology》、《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等国内外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主编学术著作和教材5部;以第一完成人荣获浙江省和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各1项。
教育背景
2010.11-2013.11,浙江大学,基础心理学,博士后
2007. 9-2010.6,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
2000. 9-2003.7,浙江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
1988. 9-1992.7,原杭州大学,心理学专业,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9.11-至今杭州师范大学,教授
2002.11-2009.10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
出访经历
2016.7--2016.9,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社会任职
中国老年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特殊教育分会常务理事
浙江省社会心理学会理事
浙江省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教学工作
本科生课程:儿童发展心理学、老年心理学、游戏治疗
研究生课程:发展心理学专题、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
主持科研项目
(1)2012.12-2018.12: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12&ZD229)《孤独症儿童早期发现、早期教育干预研究》子项目
(2)2017.7-2018.12: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17NDJCO77YB)《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训练的RDI课程设计及实证干预》
(3)2013.7-2015.12: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NDJC066YB)《孤独症儿童的共情缺陷及其教育干预》,主持
(4)2013. 1-2016. 1:杭州师范大学人文振兴项目(KW8XPT1304)《中国老年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绿城颐乐学院为实践平台》,
(5)2011.7-2012.12: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1JCJY21YB)《自动情绪调节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焦虑青少年中的应用》,主持
(6)2011.6-2013.1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10491802)《无意识情绪调节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焦虑青少年中的应用》
(7)2010.11-2013.11: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0YJCXLX035)《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对情绪反应的调整机制及其在焦虑抑郁青少年中的应用》
(8)2002.8-2004.12,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No2JY6)《心理应激对大学生心身健康作用的研究》
参与科研项目
2014.1-2017.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371043)《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发展及其机制》,排名第2
学术成果
1、编著
(1)马伟娜,戎庭伟等编著.中国老年教育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
(2)马伟娜,姚雨佳著.自动情绪调节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马伟娜主编.行为改变技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马伟娜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八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桑标,马伟娜等译著.情绪调节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6)马伟娜参编.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7)马伟娜主编.异常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8)马伟娜参编.儿童发展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主要论文
(1)Fuxin Lian,Zhenzhen Zhang, Weina Ma*, Mian Wang*,Yilin Lin(2020).Improving Typically Deveolpmenting Children’s Acceptance toward Children with Autism via Teaching with Picture Book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12
(2)Youhong Du, Weina Ma+, Qingzhou Sun, Liyang Sai (2021). Collaborative Settings Increase Dishonest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4 May|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1.650032.
(3)Ma, W*., Sai, L, Tay, C., Du, Y., Jiang, J., & Ding, X. P. *. (2019).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Lying is Correlated with Their Working Memory But Not Theory of Mind.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49(8), 3364–3375
(4)Yu xie, Zhiguo Hu,Weina Ma*,Biao Sang,Mian Wang(2019). Different Neural Correlates of Automatic Emotion Regulation at Implicit and Explicit Perceptual Level: A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 I-Perception , 10(1):1-13
(5)马伟娜,朱蓓蓓,谢宇. 孤独症儿童面部表情识别能力的眼动研究.应用心理学,2015,21(1):76-86
(6)戎庭伟,马伟娜(通讯作者),周丽清.挑战与机会:论我国老年教育的必要与可能性.成人教育,2015(10):20-25(201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成人教育学刊)全文转载)
(7)马伟娜,朱蓓蓓.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共情能力及情绪表情注意方式.心理学报,2014,46(4):528-539
(8)马伟娜,姚雨佳,桑标.认知重评与表达抑制在无意识层面对情绪反应的调整作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0(4):58-62
(9)马伟娜,姚雨佳.目标性意图与执行性意图调节情绪反应的效果比较.应用心理学,2012,18(1):3-12
(10)马伟娜,朱蓓蓓.自动情绪调节策略对焦虑个体负性情绪的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4):510-513
(11)马伟娜,桑标.焦虑、抑郁青少年的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9(3):55-61
(12)马伟娜,姚雨佳,曹亮.学龄儿童不同层次情绪理解的发展及其与同伴接纳的关系.心理科学,2011,34(6):1397-1402
(13)马伟娜,姚雨佳,桑标.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种情绪调节策略及其神经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8(4):50-56
(14)马伟娜,姚雨佳,曹亮,周丽清.幼儿情绪理解层次的发展及其与依恋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26(5):482-488
(15)马伟娜,桑标,姚雨佳.自动化情绪调节及其神经基础的研究概述.心理科学,2010,33(4):904-906
(16)马伟娜,姚雨佳,周丽清.自我效能与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作用途径及模型构建.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0)1197-1199
(17)姚雨佳,马伟娜(通讯作者).后天手语的聋童心理理论发展及相关因素.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4):400-404
(18)郑裴,马伟娜(通讯作者).聋哑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5):584-587
(19)马伟娜,洪灵敏,桑标.同伴交往、亲子交往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心理科学,2009,32(1):81-84
(20)马伟娜,曹亮,桑标.从婴儿期到成年期的依恋稳定性.心理科学,2009,32(4):894-896
(21)姚雨佳,马伟娜(通讯作者).后天手语的聋童心理理论发展及相关因素.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4):400-404
(22)郑裴,马伟娜(通讯作者).聋哑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5):584-587
(23)马伟娜,桑标,洪灵敏.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6(1):89-96
(24)马伟娜,秦艳.中韩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自我效能及其相关性比较.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6):606-611
(25)马伟娜,徐琴美.大学生心理应激模型的初步构建.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8):521-524
(27)马伟娜, 徐华. 中学生生活事件、自我效能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3):303-305
(28)马伟娜, 林飞.大学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6):64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