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玲 副教授
组织机构:心理学系心理部
邮箱:psysun@hznu.edu.cn
地址:诚园5号楼
基本信息
孙晓玲,女,山东青岛人,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兴趣集中在自我控制、机器道德。主持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浙江省哲社项目等。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
教育背景
2005.9--2009.1,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9.3至今,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
出访经历
2010.12--2014.3,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性,博士后
教学工作
本科生课程:《心理学研究方法》、《特殊教育研究方法》、《家庭教育》等
研究生课程:《高级心理测量》
科研项目
1、主持项目
(1) 2014.11-2019.1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青少年自我控制的能量衰竭效应研究”。
(2) 2013.07-2016.06,主持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少年的自我衰竭效应研究”。
(3) 2012.12-2013.12,主持浙江省博士后基金:“VMPFC和DLPFC在自我控制决策中的时间进程”。
(4) 2013.03-2014.02,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VMPFC和DLPFC在自我控制决策中的时间进程”。
(5) 2009.12-2012.1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时间自我透视下青少年自我调节的过程与机制”。
(6) 2009.9-2012.08,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时间自我透视下青少年自我调节的过程与机制研究”。
2、参与项目
(1) 2005.9-2008.8参与“以价值取向为中心的学生成长状态与发展建构研究”项目。课题来源:教育部
(2) 2005.12-2006.11 参与“A Pilot Study of a Web-based Survey on Temperament of Chinese, American, and Chinese Immigrant Children. Pacific Rim Research Program Mini-grant”项目。课题来源: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3) 2006.7-2008.12. 参与“内隐自尊研究”项目。课题来源:浙江省社科项目
(4) 2006.07-2008.12. 参与“青少年内隐自尊和心理调适的关系”项目。课题来源:教育部
学术成果
1、译著
(1) 孙晓玲, 罗萌等译,《文化与人类发展》.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 孙晓玲译. 《当男人与女人相遇: 两性亲密关系的七大心理定律》.上海: 远东出版社, 2004
2、论文
(1) Ego depletion and self-control: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9(47),第一作者
(2) 服务型领导、道德认同与UPB的关系, 应用心理学, 2017(2), 第三作者
(3)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justice and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 Journal of Chines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2016(7),通讯作者
(4) 组织承诺和亲组织的非伦理行为关系: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 心理科学, 2016, (39), 第三作者
(5) 道德失调的自我调节策略. 心理科学, 2016(39), 第三作者
(6) Moral Identity as a Moderator of the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Injustice on 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 Among Chinese Public Servants,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 2014(43), 通讯作者
(7) 社会距离知觉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应用心理学, 2013(19),第一作者
(8) 时间距离和自我解释对调节焦点的影响.应用心理学, 2012(2),通讯作者
(9) 自我提高还是自我增强?解释水平理论的观点. 心理科学,2012(2),第一作者
(10) 大学生的自我差异与价值偏好. 应用心理学, 2011(17),第一作者
(11) 大学生自尊、拒绝敏感性、人际信任与社会焦虑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19),第一作者
(12) 时间距离、自我差异的自动激活与价值偏好,应用心理学, 2010(16),第一作者
(13) 时间自我透视与价值偏好. 应用心理学,2009(15),第一作者
(14) 青少年自尊与抑郁的关系:迷思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6), 第二作者
(15) 青少年内隐自尊稳定性的压力缓冲作用. 心理科学,2009(6),第二作者
(16) 消极反馈条件下青少年自尊结构与注意偏差的关系.心理研究, 2009, (2)(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全文转载,2009(8),通讯作者
(17) 自尊水平与自尊稳定性的关系:完美主义的中介作用. 应用心理学.2008, (14),第三作者
(18)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自我设阻倾向及其与运动绩效的关系. 心理科学, 2008, (30), 第一作者
(19) 解释水平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应用心理学, 2007, (13),第一作者
(20) 自我复杂性模型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15(15),第一作者
(21) 青少年自我复杂性的测量及其压力缓冲作用探讨. 心理学报, 2006, (38)(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全文转载,2007(3), 第一作者
(22) 青少年理想自我表征的丰富性及其调节作用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21),第二作者
(23) 关于服刑人员的内隐攻击性研究. 心理科学, 30(30), 第二作者
(24) IAT效应的心理机制研究述评. 应用心理学, 2006, (12), 第二作者
(25) 自尊结构的压力调节作用研究. 心理科学, 2006,(29),第三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