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灵魂就好像眼睛一样。当他注视被真理与实在所照耀的对象时,他便能知道它们了解它们,显然是有了理智。”初读《理想国》,深深地为柏拉图的正义与智慧所折服.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缺乏的就是理性,人们没有谈及理想的勇气,更没有理想的智慧,在欲望主宰的时代,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似一股清流,滋润着我们,挽救我们。
“当美的灵魂与美的外表和谐地融为一体,人们就会看到,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时代的不同,国度的不同,等级的差异,人们的追求也就随之不同,然而,理想国是全人类共同向往的乌托邦。在这个世界,人们各司其职,怀揣争议,用心灵去看待每一件事物,于是人们就看到了这世界上最完善的美。这个城邦是有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何为正义,正像品达所的:“永远满怀希望,即使年老,依然老有所依。”苏格拉底,他描述某人过着正义而虔诚的生活:甜美希望在心田,老有所依。指引凡人的理想,希望作帆。如此这般,是多的美好。这是柏拉图对于精神世界以及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全人类的一种追求,但就在人们设法实现这一种理想的国度的同时,人们也感到了其似桃花源一样的神秘,虚无须有,忽略了他的知识作为理念的实质。人天生就有的欲望,不是被其掌舵,而是做欲望的主人,把它化做我们做每一件事情的动力与激情,让理性指引我们的方向,因他是灵魂中最神圣的因素,必将成为生活的导向。也许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成立,但这将会是我们的精神支柱,让灵魂有所依靠,让肉体找到归属。作者将集体、社会、国家的利益看得特别的重要,而去小化甚至认为个人利益毫无追求的意义,这让我想起曾国藩的“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这正好契合了柏拉图的给予每个人以恰如其分的报答的正义,为友要善,为敌应恶,我十分赞同这一说法,就好似一句流行语:朋友不必很多,知心就好。柏拉图多带给我的,不仅是这理想国的神奇美妙,更是让我领略到了心灵内在原则的完美,它是真理,越研究钻研它越是真理,可是,它没有真实性,清晰而又那么的不确定。
理想国的政治思想,等级分明,治国者、武士、劳动者分别代表只会、勇敢、欲望,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在对话中作者提出了政治中道、混合的概念,他推崇“没有任何法律或条例比知识更有威力”,但从现实的角度考虑,他也指出人们必须遵守以有的法律法规,一方人们走向暴力与野蛮。整本书都透露出柏拉图的智慧与思维的缜密,每一段对话都是如此的精彩,也叫我悟不出其中的奥妙,但我深知,理想国的政治思想值得各国借鉴,借鉴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各司其职的模式,唯独具有了正义,一个国家才不会被欲望和不稳定所束缚。由此看来,让人类重拾理性,是这部巨作的一大目的。
理想国的教育理念,“那么,真正的受过乐的教育的人,对于同道,气味相投,一见如故,可对于浑身不和谐的人,他躲避之唯恐不及。”这一观点与孔子的“择其善者而从之”相呼应。柏拉图所强调的平等教育普遍教育在当下社会大部分已经实现,特别重视理性训练,强调“反思”与“沉思”,反映了其对掌握知识理解中的唯心主义倾向。国家的大治取决于教育,每一个阶段的教育都以将一个人塑造为全人为目标。“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我相信这句名言一定成为后世许多学子的警句。有了追求人生才会有意义。
理想国对个人自身更是一种升华。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不忘本心,认清世界;惟正己可以化人,唯尽己可以服人,让个人成就世界。
灵魂是不死的,它能忍受一切恶和善。不论环境如何,我们仍要怀理性,恣意做梦。
正义,智慧,既然是永恒存在的,就必定是不朽的。
北岛说:八月的梦游者,看见过夜里的太阳。
我说:八月的自己,看见过柏拉图的理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