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系

杨俊锋

来源 : 韩怡斐     作者 : 学院综合办公室     时间 : 2017-01-10点击量8954

图片2


    

     杨俊锋 教授

     组织机构:教育技术学系

     邮箱: yjf@hznu.edu.cn

     地址:诚园5号楼203







基本信息

杨俊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师范大学卓越人才,教育技术学科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入选浙江省高校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杭州市优秀教师、杭州市新世纪131人才(二层次),浙江省高教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哲学社会科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发表SSCI、EI、CSSCI等核心论文四十余篇(其中SSCI期刊论文7篇)。担任ICSLE2014,2015,2016,2017,2018,2019的技术主席(Technical Chair)。担任由Springer出版的国际期刊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副主编,由Springer出版的Lecture Notes In Education Technology系列丛书的联络人和审稿人,担任Computer & Education(SSCI)、Educational Technology& Society(SSCI)等杂志的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


教育背景

2000--2004,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本科

2004--2006,东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

2010--2014,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


工作经历

2006--2015.12,杭州师范大学,助教、讲师

2015.12--2018.12,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

2016.7至今,杭州师范大学,特聘岗教授(卓越人才英才四)

2018.12至今,杭州师范大学,教授


出访经历

2014--2015,Athabasca University,访问学者


社会任职

1. Springer出版的国际期刊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副主编

2. Springer出版的Lecture Notes In Education Technology系列丛书的联络人和审稿人

3.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ocietySSCI)、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ributed Learning(IRRODL) (SSCI)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SSCI)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SSCI)Computer and Education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等杂志的审稿人

4. 2012年以来担任国际学术组织智慧学习环境国际联合会(IASLE)专家组秘书

5. 浙江省高教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获奖情况

1. 杭州市自然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4

2. 浙江省第二届全国高校(本科)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2015

3. 浙江省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5

4. 杭州市新世纪“131”优秀中青年第二层次培养人选,2016

5. 入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分学科排行榜分析报告(社会学与教育学交叉学科排行榜):基于中文论文的研究,2017

6. 2017指导学生获全国“‘iTeach’全国大学生数字化教育应用创新大赛”三等奖,2017

7. 指导学生获第十七届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三等奖,获奖作品“地球直播间”,2018

8. 排名第二指导学生浙江省“机器人小镇”第三届大学生机器人竞赛-旅游机器人探险游,竞赛二等奖,2018

9. 指导学生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中学语文“病句及修改方法”微课”,2019

10. 获首届长三角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三等奖,2019

11. 获杭州师范大学第九届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

12. 获2019浙江省本科院校“互联网+教学”优秀案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2019

13. 获2019年浙江省高校教育信息化优秀案例““互联网+”教学模式创新助力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2019

14. 浙江省高校创新领军人才,2020

15. 杭州市优秀教师,2020

16. 浙江省线上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2021

17. 浙江省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2021

18. 2021学生获中国机器人大赛武术擂台赛一等奖


教学工作

本科生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远程教育

研究生课程:论文写作规范与学术伦理、教育技术研究前沿、现代教育技术


科研项目

1、主持项目

(1) 2012,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跨文化混合同步网络课堂开展策略研究”,编号:ECA120341

(2) 2012,主持浙江省教育厅2012年度科研项目:“TPACK模型促进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编号:Y201223270。

(3) 2016,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混合同步网络课堂助力教育均衡发展”,项目批准号:71603067。

(4) 2016,主持杭州市社科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资助或杭州市社科规划人才培育计划专项课题”智慧教室的设计与评价研究(课题编号2016RCZX36)”资助。

(5) 2017,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智慧教室的设计与评价研究”,编号:17NDJC075YB。

(6) 2019,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9年度省社科规划“之江青年课题”):“面向数字一代的学习空间设计研究”(19ZJQN21YB)。

2、参与项目

(1)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大(重点)招标课题: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研究。编号:ACA120005。

(2) 2020,参与教育部“十四五”规划研究课题:“5G时代教育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研究”。项目批准号:SSW202018。课题来源:教育部。


学术成果

1、编著

(1) 杨俊锋,《面向数字一代学习者的智慧教室设计与评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2) Huang, R. Spector, J. M., Yang, J. ,《Education Technology: A Primer for 21st century. Springer》,2019

(3) Zhang, M., Tlili A., Zhuang, R., Yang, J., Chang, T., Wang, H., Huang.,《Chinese experience of providing remote and flexible learning during COVID-19 pandemic.》,book chapter,2020

(4) Huang, R.H., Liu, D.J., Zhu, L.X., Chen, H.Y., Yang, J.F., Tlili, A., Fang, H.G., Wang, S.F,《Personal Data and Privacy Protection in Online Learning: Guidance for Students, Teachers and Parents.》,Beijing: Smart Learning Institute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2020

(5) Huang, R.H., Liu, D.J., Zhan, T., Amelina, N., Yang, J.F., Zhuang, R.X., Chang, T.W., & Cheng, W. ,《Guidance on Active Learning at Home during Educational Disruption: Promoting student’s self-regulation skills during COVID-19 outbreak.》,《Beijing: Smart Learning Institute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2020

(6) Huang, R.H., Liu, D.J., Guo, J., Yang, J.F., Zhao, J.H., Wei, X.F., Knyazeva, S., Li, M., Zhuang, R.X., Looi, C.K., & Chang, T.W. ,《Guidance on Flexible Learning during Campus Closures: Ensuring cours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OVID-19 outbreak. 》,《Beijing: Smart Learning Institute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2020

(7) Huang, R.H., Liu, D.J., Tlili, A., Yang, J.F., Wang, H.H.,《 Handbook on Facilitating Flexible Learning During Educational Disruption: The Chinese Experience in Maintaining Undisrupted Learning in COVID-19 Outbreak.》,Beijing: Smart Learning Institute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2020

2、论文

(1) 《中美跨文化网络协作学习的实证研究》,《远程教育杂志》,2011(02),第一作者

(2)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与教学》,2012(1),第一作者

(3) 《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开放教育研究,2012(01),第二作者

(4) 《欧洲终身学习评价指标体系述评》,《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0),第一作者

(5) 《国外学习空间研究述评》,《中国电化教育》,(2013(6),第一作者

(6) 《Optimizing Classroom Environment to Support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13),第一作者

(7) 《The gap of learning ways between digital native preferred and K-12 classes provided. 》,In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brid Learnng,(2013),第二作者

(8) 《The Components and Functions of 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Easy, Engaged and Effective Learn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nd Technology》,(2013)8(1),第二作者

(9) 《当代中小学生学习方式偏好及课堂教学变革诉求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14(2),第二作者

(10) 《同步网络课堂的理念及其应用》,《中国电化教育》,2014(9),第二作者

(11) 《A Method for Evaluating Technology-Rich Classroom Environment.》,《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14),第一作者

(12) 《Strategies for Smooth and Effective Cross-cultural Online Collaborative Learning.》,《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2014)17 (3),第一作者

(13) 《The Framework and Method for Understanding the New Generation of Learners.》,《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14),第二作者

(14) 《Emerging Approaches for Supporting Easy, Engaged and Effective Collaborative Learning.》,《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2014) 26(1),第二作者

(15) 《美英澳三国“学习空间”研究精要》,《新校长》,2015(2),第一作者

(16) 《智慧学习环境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电化教育研究》, 2015 (5),第一作者

(17) 《教育主体的变革——国外数字一代学习者研究述评》,《比较教育研究》,2015(7),第一作者

(18)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国际视野——跨文化混合同步网络课堂的实证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5 (10),第一作者

(19)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cale for evaluating technology-rich classroom environment.》,《Journal of Computer in Education》,(2015),第一作者

(20) 《Development and Use of A Questionnaire for Evaluating K-12 Smart Classroom.》,《In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brid Learning》,(2015),第二作者

(21) 《Innovation Scale-Up of ICT in Education in China.》,《Springer Singapore》,(2015),第二作者

(22) 《技术促进学习的课堂环境评测与优化》,《电化教育研究》,2016.(12),第一作者

(23) 《教育信息化的国际趋势及启示》,《中国教育报》,2016年7月8日,第5版,第二作者

(24) 《ICT in education in global context - The best practices in K-12 schools.》,《Springer Edited Book》,(2016),第二作者

(25) 《Learning preferences of digital learners in K-12 schools in China.》,《Eurasia Journal of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2016,12(4),第一作者

(26) 《Survey and Reflection of Open Education Policies.》,《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16),第一作者

(27) 《Digital Learners and Digital Teachers: Challenges, Changes, and Competencies.》,《Cha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6),第二作者

(28) 《The Framework of Digital Learning Capacity for Digital Natives.》,《IEEE Computer Society》,(2016),第二作者

(29) 《Students’ perceptions and behaviors in technology-rich classrooms and traditional classrooms.》,《Eurasia Journal of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2017,13(3),第一作者

(30) 《中小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评测框架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8(12),第一作者

(31) 《混合同步网络课堂有效性的实证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18.(12),第一作者

(32) 《Education for Rur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Digital Era.》,《UNESCO》,(2018),第二作者

(33) 《Evaluation of smart classroo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using technology into pedagogy.》,《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s》,(2018)5(1),第一作者

(34) 《互联网时代教师知识的发展路径》,《课程教材教法》, 2019. (2),第一作者

(35) 《混合同步课堂“助攻”均衡》,《中国教育报》,2019-9-25,第一作者

(36) 《名师网络工作室: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有妙招》,《中国教育报》,2019-12-7,第二作者

(37) 《Using blended synchronous classroom approach to promote learning performance in rural area. 》,《Computers & Education》,(2019),第一作者

(38) 《数字公民与核心素养:加拿大数字素养教育综述》,《现代教育技术》,2019,29(07),第二作者

(39) 《中美智能技术教育应用的比较研究》,《电化教育研究》, 2020 (8),第一作者

(40) 《智能时代的国际教育比较研究:基于深度探究的迭代方法》,《中国电化教育》, 2020 (7),第二作者

(41) 《智慧教育工具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 (10),通讯作者

(42) 《城乡同步网络课堂的规模化应用研究——基于2019年浙江省“互联网+”帮扶项目的评估分析》,《上海教育科研》,2020(08),第二作者

(43) 《5G时代教育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中国电化教育》2020 (12),第二作者

(44) 《5G+智慧教育:基于智能技术的教育变革》,《中国电化教育》,2021(4),第一作者

(45)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Digital Learning Competency Scale.》,《Sustainability》,(2021),第一作者

(46) 《Do playfulness and university support facilitate the adoption of online education in Crisis? COVID-19 as a case study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Sustainability》,(2021),通讯作者

(47) 《Determinants of active online learning in the 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 An Empirical Study with PLS-SEM. 》,《Sustainability》,(2021),通讯作者

(48)如何协同治理校外在线教育,2021年7月20日15版,光明日报,第一作者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杭师大仓前校区D区块诚园5-6号楼
邮编:311121 电话:0571-28865586 电子邮箱: jhyjyxy@hznu.edu.cn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杭师大仓前校区D区块诚园5-6号楼
邮编:311121 电话:28865586
邮箱 : jhyjyxy@hz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