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1日下午,受张华教授邀请,杜威协会前主席、美国坦普尔大学教育领导荣誉教授Leonard J.Waks做客教育学院经亨颐国际教育论坛,为教育学院师生开展了一场“杜威的倾听思想及其设计”的思想盛宴。本次论坛由教育学院钱旭鸯老师主持,教育学院师生100余人参与。
讲座现场
活动伊始,教育学院院长童富勇教授致欢迎词,追溯自己因对教育家陶行知的研究而产生的与杜威教育思想之渊源,并谈及自五四运动以来杜威思想在中国极大的影响力。
童院长讲话
Leonard J.Waks教授首先分享到上午做客时代小学的感受,他谈到中国的学生很有学习的渴望、教师很有教学的热情,这让他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希望、焕发出其对中国教育的好奇。从教育现状出发,Leonard J.Waks教授谈到杜威的倾听设计,如学校的桌椅设计并不满足倾听项目的开展,每个孩子都是非常特别的,传统教育的大班授课模式不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与传统教育相对,Leonard J.Waks教授阐述了杜威“做中学”的教育思想,教学的过程不是教师预设好具体的教学内容,并希望学生朝着设计好的路线去学习固定知识、领会教师想法的过程。教学是教师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学生摆脱被教师操纵、控制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探索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的过程。做中学的思想,旨在给学生带来的是真正的思考、积极的学习,学生不需要领会老师的想法,而是有自己不同的思考。
讲座现场
在“做中学”的理论上,Leonard J.Waks教授阐述了杜威的倾听思想,并指出“做中学”中的倾听思想中听和说是合作式的,听说同步进行,是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诉说。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不断去理解自身,教师基于倾听孩子们问题的基础上给予每个孩子不同的反馈。其次,倾听思想之倾听不是指倾听“words”,而是“听”相互之间对问题和事件不同的理解。倾听思想所强调的“沟通”,不是一个人说另一个人听,而是彼此之间言语的沟通,是思想上的交流。
Leonard J.Waks教授讲座现场
最后,在杜威教育思想的熏陶下,针对杜威的倾听思想及其设计,在场的同学结合中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做中学”思想与中国的考试评价之间的关系、“做中学”的评价标准等杜威思想的中国本土实践问题踊跃提问,在场的全体师生享受着中西教育理论与实践碰撞的喜悦。精彩的论坛在师生们的留恋中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