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9日上午,教育学院太炎讲堂第九期在图书馆521会议室顺利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执行主编、编审鲍东明为我院师生带来了“改革开放40年教育的社会热点问题与国家发展”为主题的学术报告。我院150余名师生参加。
学术讲座开始之前,在孙德芳副院长的主持下,我院为鲍东明教授举行了兼职教授聘任仪式,鲍东明教授正式受聘为我院特聘教授,吕静书记颁发聘书。
吕静书记颁发聘书
受聘仪式之后,鲍东明教授结合切身经历,从六个方面讲述了社会热点问题变迁与国家发展。第一,教育经费问题。从改革开放初期教育经费极度短缺到今天基本达到期望目标,教育经费问题将不再是教育社会热点问题。第二,中小学教师待遇问题。拖欠工资问题逐渐解决,教育投入不断向教师待遇倾斜。教师待遇问题也将逐渐不再是教育社会热点问题。第三,高考招生问题。现在高考竞争态势依旧没有缓解,所以改革仍然在路上。第四,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减负难原因是形成一种群体性社会焦虑问题,家长焦虑最根本还是政策不完善。第五,区域内教育公平问题。区域内教育公平问题,主要由择校问题带来的。择校问题反映区域内教育不均衡问题,改革仍然在路上。第六,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问题。这是社会热点问题,会成为社会上的热浪,必须制定相应国家政策解决。最后鲍东明教授总结了两点结论:第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成就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基本矛盾发生了转变。
鲍东明教授讲座现场
鲍东明教授讲座之后,严从根副院长做了简短总结:鲍东明教授所讲的教育社会热点问题都是真实、民生所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弱势群体教育问题,值得在坐的师生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