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至16日,由我校教育学院承办、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协办的2018年度全国高校教育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在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召开。围绕“人才培养与教育学院发展”这一主题,来自全国131所高校的196名教育学院院长、专家学者、期刊编辑进行了热烈讨论。
我校副校长杨磊、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主任江山舞、北师大教育学部副部长王晨、我校教育学院名誉院长张斌贤出席开幕式,教育学院副院长严从根主持开幕式。杨磊副校长代表杭师大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校历史及发展现状。他表示会议是沟通交流合作的平台,举办教育学院院长联席会议有利于提升杭师大教学科研水平和学校美誉度,他希望专家代表能发表真知灼见,也希望杭师大能抓住这次学习交流的宝贵机会。江山舞主任介绍了城研中心的前世今生及取得的丰硕成果,围绕建设城市学研究杭州学派、打造一流城市学智库两大目标,该中心现已成为集博物馆、图书馆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体,是杭州城市学研究金名片。江主任重点介绍了“城市教育问题”这一开放式研究平台和钱学森城市学金奖“城市教育问题”的征集活动,并希望广大专家学者群策群力,参与城市教育问题研究。王晨副部长追溯了联席会议的缘起,他指出,从2002年建立以来,今年是第17次举办,作为一个全国教育学院院长面对面交流的平台,会议对探讨管理经验,分享教育观点,以共同智慧面对复杂教育问题很有帮助。他引用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希望院长们能通过该平台,分担教育困难需要,分享教育喜悦,建立友情,收获友爱和公正。
在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吕立杰、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雷万鹏两位教授的主持下,10位专家结合各自学校情况作主旨发言。北京师范大学王晨教授作了题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本科教学改革》的发言,东北师范大学秦玉友教授作了题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青年师资建设的挑战》的发言,南京师范大学陈学军教授作了题为《加强人才培养的共同体建设,推进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发言,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作了题为《办好立足中国大地的教育学院》的发言,浙江师范大学周跃良教授作了题为《大数据支持的师范生教育实践改革》的发言,清华大学石中英教授作了题为《构建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发言,南京大学操太圣教授作了题为《走向标准化的教师教育政策:教育学院的应对》的发言,陕西师范大学龙宝新教授作了题为《论大学教学的特质与重振之路》的发言,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作了题为《论大学课堂教学的三个“应然”》的发言,我校孙德芳教授作了题为《杭州师范大学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实践探索》的发言。发言内容丰富、观点鲜明,引起了与会代表们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
围绕“人才培养转型研究”、“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人才培养与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等主题,大会分5个小组组织了分会场会议。分会场汇报阶段由贵州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厦大高教质评所所长史秋衡主持,参与小组代表们结合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研究领域,畅所欲言,就讨论主题,深入交换了看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史秋衡对汇报作了总结点评。在“期刊话语”环节,特邀《中国教育学刊》 编委会编委马宪平作了题为《发挥教育学刊,助力教育科研》的报告。
闭幕式由北京大学刘云杉教授主持。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操太圣教授和我校教育学院名誉院长张斌贤致闭幕词。操太圣教授感谢杭师大教育学院提供研讨和交流的机会,并对杭师大的服务组织工作表示赞赏。他表示人才培养议题非常重要,会议通过平等理性自由的交流,一方面有助于与会院长们借鉴经验,理清疑惑,另一方面也拉近了彼此的感情,搭建了沟通的桥梁。张斌贤教授感谢院长们对杭师大的支持和关照。他追溯了联席会议的缘起并指出,时代在进步,教育也在变化,所有教育学院都有其独特性和存在感,联席会议的出发点是求同存异,“无组织有纪律”,因此放下身份包袱,平等自由交流是会议的初衷,他衷心希望教育学院院长联席会议越办越好。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们前往银湖书院进行了教育考察。据介绍,2019年全国高校教育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将在安徽师范大学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