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下午我院第四十三讲“对话乡村教师”教育家大讲堂在恕园19号楼召开。本次教育家大讲堂邀请到马云乡村校长计划刘勇武、黄丽君、王木良和嘎松扎西等六位优秀乡村校长,同时,我院副院长叶哲铭、我院党总支副书记沈嫣等老师与我院学生参与了本次大讲堂。在叶院长的主持下,本次教育家大讲堂以各位乡村校长分享个人经历为主,并进行了经亨颐教师教育学院生涯导师聘任仪式,整体氛围轻松愉快。
图为主持人叶哲铭副院长
在听众的满心期待中,王世民校长说:“你见过清晨四点为孩子们烧锅炉的校长吗?”王校长就是这样一位校长——为孩子们着想,为孩子们辛劳。王校长致力于撕掉社会贴在留守儿童身上诸如“不良状态”这样的标签,他接过这些孩子们外出务工的家长手中的担子,改造学校,通过提升乡村教育水平建设美丽乡村。第二位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巴干乡麻秀村小学校长嘎松扎西校长。他为了让孩子们过上一个有水果吃的“六一”,走街串巷,到一家又一家的单位拉赞助。为了孩子,他可以让自己低到尘埃里。他说:“没有条件我们就要创造条件。”他的故事感人至深,让人钦佩。
图为王世民校长
图为嘎松扎西校长
王木良校长通过一个视频介绍了达祖小学,这是一个村教合一的机构,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纳西语言”的传承地,王校长在小学内开辟了“森林农场”,带动当地生态旅游业发展,将所赚的钱回馈于教育。他说:“我们要走出去,但又回得来。”与世界接轨,又保持初心。其后,身为到场的唯一一位女校长,黄丽君校长以“一个幸福的教育点灯人”为主题发表了演讲,以解一“怀”字入题,怀揣着情怀,从18岁初入教育行业,至今已坚守30年,在乡村教育中发挥价值,体会这一份属于乡村教师的自豪感。
图为王木良校长
图为黄丽君校长
云南省腾冲市界头中心校校长,熊国朝校长,有着三个“想不到”。没想到自己最终成为了老师并坚持到底,没想到优秀的人也想成为好的老师,没想到乡村贫苦的孩子也是他人生的老师。熊校长是23所幼儿园与17所中小学的联合校长,始终把孩子放在心尖上,始终把教育置于第一位,最后熊校长说“在乡村教育的路上,爱与被爱都应该坚持与专注。”最后一位是刘勇武校长,刘校长的演讲生动有趣,金句频出。他说“让改变发生”,“缘来了,就去随。机会来了,就抓住”,“你的时间花在哪里,你的成就就在哪里”。于是,从荆坑小学到长坑小学,坚守了23年的刘校长,取得的成就也有目共睹。他笑称自己“掉进了坑里”,但在“坑”里做出了成绩。
图为熊国朝校长
图为刘勇武校长
学生提问环节也是精彩纷呈,面对诸如“师范生若想投身乡村教育需要做什么准备?”“乡村教育的优越性?”等问题。校长们说,丰富的乡土资源和真挚的感情,充分的自由,这些是乡村教育最大的优点。而乡村教师与城市教师并无本质不同,都需要身为师范生的我们打好基础,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去给予乡村儿童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亲情般的陪伴。最后,沈书记为六位乡村校长颁发了聘任证书,正式聘请他们为经亨颐教师教育学院生涯导师。
图为聘任仪式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他足迹所到的地方,一年能使学校气象生动,二年能使社会信仰教育,三年能使科学农业著效,十年能使荒山成林,废人生利。”一位乡村校长能深度影响一所学校,校长的教育情怀与教育思想决定学校的教育文化,甚至,可以通过村教合一的模式,带动一个农村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在这些方面,马云基金乡村校长们无疑是成功的。愿所有的师范生不忘初心,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