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9日晚,由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和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协办,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和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共同承办,《教育研究》杂志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心理分社提供学术支持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育”重温经典系列读书会第三讲成功举办。
第三讲读书会“再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由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涂艳国教授主持,由湖州师范学院副校长舒志定教授进行引读,由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何齐宗教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林育川教授进行呼应。
舒教授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主要讨论了国民经济学家的经济理论、人的异化与人的本质以及从人自由发展角度论述共产主义三个问题。在谈论了对上述三个问题的认识之后,舒教授认为贯穿《手稿》中的核心线索是对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关注,从劳动谈到人、人的异化、人的异化克服、人的自由发展的类存在展现。这条线索,非常清楚地呈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但是,我们仅仅知道这一点是不够的,因为它没有展现马克思对人的问题研究的革命性变革,而这种变革则是和马克思实现了理解人的思想方式的变革有关。因此讨论马克思论述人的存在与发展问题的思想方式至关重要。要解决这项任务,舒教授着重梳理了马克思《手稿》中关于 “感性活动”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一是“感性活动”肯定人的生命活动及其现实性。虽然马克思在《手稿》中没有对“感性活动”做出明确的概念界定,但是,马克思指出人总是以感性活动方式与世界建立交往关系,构成人和客观对象物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客观实践活动,这是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真实的、客观的“生命活动”。
舒志定教授引读
二是“感性活动”敞开了人的生存与发展逻辑。马克思对“感性活动”的坚持,更重要意义是要求我们如何以感性世界、感性活动为视角,把人生活的现实世界作为理解人的生存发展问题的前提与出发点。换句话说,现实世界构成人的生存之本质性因素。这样,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分析人的问题所运用的思想方式,强调人是现实的、历史的而非逻辑的、概念的,人的发展内容的具有层级性,是多重需要的复合,并以三大解放促进人的自由本质实现。
三是“感性活动”对人的生存路标的揭示。马克思通过对“感性活动”的阐释得出人是对象性存在的基本结论。人通过对象性的交往活动,展示人的生命活动,由此建立人的感性的生活世界,明确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简单地说,现实的自然和社会是人的生存活动要受到现实的自然和社会的制约,人不能任性,人也不能否定自身的有限性,人的生存要找到适宜的对象性活动的对象。
四是感性活动对教育研究的意义。舒教授认为,马克思作出的“感性活动”论断,瓦解了传统形而上学对人与社会发展的抽象理解,重构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基础,克服社会的文化与人性的双重危机,维护人的地位与尊严,为人的价值世界寻求可靠的根基。以此理解学校教育活动,学校是不断促进人的本质力量生长与发展的空间。学校是通过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本质力量的发展,这是现实的感性活动而不是抽象的知性活动。由此要求我们重新理解与把握教育对象的本质、育人路径的合理性,以及感性的对象性活动是构成教育正当性的存在论前提。
针对舒教授的引读,何齐宗教授作了呼应。他指出《手稿》不仅对经济学、哲学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其它社会学科(包括教育学科)也具有重要的价值。何教授结合他自己的研究领域,对《手稿》中的蕴含的美学与美育思想进行了介绍,特别强调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世界。
何齐宗教授呼应
林育川教授则从文本本身以及文本蕴含的教育思想两方面进行了回应。他认为,《手稿》是马克思对当时国民经济学理论的哲学反思,其中对私有财产的批判是一个具有颠覆性的批判;谈到与教育的关系,林教授指出,马克思在《手稿》中极少直接谈教育,但结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相关论述可以发现,《手稿》中蕴含了关于整个人类是如何自我教育的问题。随后,舒教授就“人的存在问题”等线上线下的参会人员所提出的问题做了一一回应。
林育川教授呼应
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涂艳国教授做总结。他认为,舒教授紧扣文本的基本思想,运用大量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马克思的对象性活动、感性活动及其对教育、人的发展的意义。同时,涂艳国教授代表主办方、协办方、承办单位、学术支持单位对引读人舒志定教授,呼应人何齐宗教授和林育川教授,、以及参与本次读书会的各位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并宣告,读书会第四讲将邀请西南大学孙振东教授引读《德意志意识形态》,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继续参与下次读书会。
涂艳国教授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