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系

当前位置 :  首页 > 师资队伍 > 在职教师 > 教育学系

黄兆信

来源 : 韩怡斐     作者 : 韩怡斐     时间 : 2020-09-11点击量6851

图片1黄兆信 教授

组织机构:教育学系

邮箱:25732880@qq.com

地址:诚园1号楼

学术型硕士招生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高等教育学

教育博士招生领域:教育领导与管理、学生发展与教育



一、基本信息

黄兆信,男,1971年生,浙江平阳人,中共党员,现任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师从张应强教授。先后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8年度),青年长江学者(2015年度)、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人才项目。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率先提出“岗位创业教育”新理念,负责牵头制订了《国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8项(重大重点4项);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奖和省部级成果奖20余项,其中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4项(一等奖2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项(一等奖1项)、浙江省政府科研成果奖11项(一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发表SSCI、CSSCI期刊论文80余篇,其中《教育研究》发表15篇,《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转载40余篇。成果要报获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8份、省部级领导重要批示13份,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教育成果要报》采纳2项;出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系列著作9部;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院”首席专家,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负责人。


二、工作经历

1995-2014,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教师、副书记、副院长、院长

2014-2020,温州医科大学社科处处长、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院长

2020-至今,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


三、成果获奖(均为第一完成人)

1.高等教育(本科)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专创融合 分层递进:岗位创业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20年研究与实践》2023

2.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创专融合·点面结合·闯创协同:中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23

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奖一等奖《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2024

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奖一等奖《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新探索》2020

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奖二等奖《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研究》2015

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奖三等奖《去内卷化:融合教育的关键》2013

7.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探新》2021

8.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2016

9.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概念、内涵及实施路径》2011

10.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高校社会创业教育研究》2023

11.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岗位创业教育论》2021

12.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新探索》2017

13.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研究》2015

14.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新生代创业教育论》2019

15.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论经济发达地区独立学院民营化发展模式》2009

16.浙江省科学技术奖(软科学)二等奖《新生代创业的社会融入问题研究》2017

17.浙江省科学技术奖(软科学)二等奖《地方高校岗位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2014

18.浙江省科学技术奖(软科学)二等奖《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社会学研究》2012

19.浙江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特等奖《专创融合 分层递进: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新创业育人体系20年探索与实践》2022

20.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中职教育)特等奖《创专融合 点面结合 多师复合:中职创新创业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 》2022

21.浙江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一等奖《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新体系探索与实践》2014

22.浙江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创造个性化发展环境,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研究与实践》2005


四、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均为主持人)

1.教育部社科重大攻关项目“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高校创新体系构建研究”2021

2.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数字时代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机制研究”2021

3.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和监测研究”2017

4.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包容性增长视野下的新生代创业问题研究”2013

5.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高校社会创业教育论纲”2020

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2015

7.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生代农民工创业与城市社会融入研究”2011

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的社会学研究”2009


五、学术论文(第一作者)

[1]复杂系统视角下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J].教育研究,2022(8),《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2]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探新[J].教育研究,2019(7),《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3]中国创业教育研究20年:热点、趋势与演化路径[J].教育研究,2018(1),《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4]社会创业教育的理念与行动[J].教育研究,2018(7).

[5]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路径研究[J].教育研究,2017(4).

[6]多元理论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策略研究[J].教育研究,2016(11),《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7]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J].教育研究,2015(7),《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8]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之维[J].教育研究,2015(2).

[9]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12),《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10]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3(6).

[11]以岗位创业为导向: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12(12),《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12]高校创业教育的重心转变[J].教育研究,2011(10).

[13]“去内卷化”:融合教育的关键[J].教育研究,2010(11).

[14]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互动与融合[J].教育研究,2014(10).

[15]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教育研究,2015(9).

[16]美国明德学院的社会创业教育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9(1).

[17]社会创业教育:内涵、历史与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6(8).

[18]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高校创业教育新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14(8),《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19]内创业者及其特质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1(9),《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20]美国创业教育中的合作:理念、模式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0(4).

[21]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质量满意度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12),《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22]师生共创:教师认知差异与行动取向的实证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23]论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几个核心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24]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范式的逻辑转向与实现进路[J].中国电化教育,2023(7).

[25]美国密歇根大学创新教育及其启示[J].浙江社会科学,2020(8).

[26]双创升级背景下大学生公益创业学习的机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8).

[27]弱嵌入性: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创业的现实选择[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5).

[28]推动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转型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7(7).

[29]大众传媒中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形象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6(10).

[30]大学生创业的高校支持体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

[31]新加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4).

[32]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特色及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

[33]创业教育:大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有效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

[34]众创时代高校如何革新创业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15(23).

[35]高校创客教育发展模式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4).

[36]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政府的困境与措施[J].江西社会科学,2015(7).

[37]欧盟创业教育的实施路径与变革趋势[J].全球教育展望,2015(2).

[38]欧盟创业教育发展战略的演进、特征与关键领域[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

[39]中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

[40]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

[41]创业大学生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 (4).

[42]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必要性、问题及其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2012 (11).

[43]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创业的职业教育初探[J].东南学术,2012(6).

[44]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2(19).

[45]地方高校融合创业教育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

[46]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活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会科版),2012(5).

[47]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2(9).

[48]高校创业教育面临三大转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1(9).

[49]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概念、内涵及实施路径[J].社会科学战线,2010(8).

[50]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3).

[51]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5).

[52]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职业能力面临新挑战[J].教育科学,2010(2).

[53]独立学院民营化发展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0(7).

[54]试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权益及其维护[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

[55]论经济发达地区独立学院民营化发展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8(12).

[56]社区:融合教育实施的重要场域[J].教育发展研究,2008(23).

[57]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障碍的疏导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

[58]当代大学生责任缺失的理性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08(11).

[59]论科学的教育公平发展观[J].社会科学战线,2007(4).

[60]独立学院民营化:温州高等教育发展的创新模式[J].管理世界,2006(7).

[61]高师实习生实习角色的转变[J].教育发展研究,2006(11).

[62]用科学发展观构建高校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改革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

[63]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改革理论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6(1).

[64]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问题[J].求索,2004(7).

[65]论高校招生宣传工作[J].江苏高教,2004(4).

[66]大类招生:现代大学人才培养趋势[J].中国高教研究,2004(2).

[67]新世纪高师教育实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3(1).


六、著作(第一作者)

[1]《高校社会创业教育研究》,人民出版社,2022

[2]《岗位创业教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3]《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人民出版社,2020

[4]《新生代创业教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5]《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新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6]《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7]《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杭师大仓前校区D区块诚园5-6号楼
邮编:311121 电话:0571-28865586 电子邮箱: jhyjyxy@hznu.edu.cn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杭师大仓前校区D区块诚园5-6号楼
邮编:311121 电话:28865586
邮箱 : jhyjyxy@hz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