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吉健 副教授
组织机构:课程与教学系中学教育部
邮箱:lujijian@hznu.edu.cn
地址:诚园6-420
基本信息
陆吉健,男,浙江台州人,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与教育技术的交叉方向,研究兴趣集中在线上教学、虚拟仿真教学和人工智能教学等。主持有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浙江省哲学社科项目等。获全国微创业大赛铜奖、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毕业生等荣誉。出版著作《南非数学和数学素养课程及其教师培训和启示》,在1区SSCI期刊《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远程教育杂志》、《课程·教材·教法》、《全球教育展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
教育背景
2016.09—2019.06,北京师范大学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联合培养)博士学位
2013.09—2016.06,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
2008.09—2012.06,浙江师范大学数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2.09—2013.06,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高级中学,高中数学教师,兼任第十四届团中央研究生支教团浙江师大支教队副队长。
出访经历
2017.9--2018.9,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博士联合培养
社会任职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会员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虚拟现实分会会员
中国数学学会数学教育分会会员
获奖情况
杭州市E类人才,2019
教学工作
本科生课程:《未来教育创新创业》、《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数学人机协同教学》、《数学学科教学论》等。
研究生课程:《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数学教育技术》等。
科研项目
1、主持项目
(1)2018.09 --2019.09,主持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学术研究重点项目课题:““去远方”梦想课程的儿童教育效应和发展机制研究——核心素养和项目式协作问题解决视角”。项目编号:2018CCTTA04。
(2)2019.11 --2020.08,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涉台研究”专项课题:“美《台湾旅行法》背景下的浙江民间舆情现况和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9STYJ05YB。
(3)2021.08 --今,2021年8月至今,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教学模式及其实践”和“疫情防控STEM探究教学虚拟仿真设计”。项目编号:202101031035和202101078019。
2、参与项目
(1)2019.07 --2020.12,作为主要执行人(第二成员),参与共青团中央2019年“青少年发展研究”重点课题项目:“青年志愿服务效应的现况与问题研究——以团中央研究生支教团为例”。项目批准号:KYZ04Y19118。
(2)2019.12 --今,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多模态自然交互的虚实融合开放式实验教学环境”。项目批准号:2018YFB1004900。
(3)2020.01 --今,参与浙江省“十三五”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立项建设项目:“指向思维发展的STEM探究教学虚拟仿真与实践”。项目批准号:2019(5)-264。
(4)2020.10 --今,作为唯一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虚拟实验的自然多模态虚实交互技术研究”。项目编号:62077041。
(5)2021.09 --今,作为主要执行人(第二成员),参与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卓越师范生智能大数据建设、管理和评价机制和实践”。
学术活动
[1] 陆吉健, 孙旦诺. 美国高效能教师教育的虚拟现实改进[C]. 首届高效能学校改进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浙江杭州, 2019: 14.
[2] 陆吉健,黄心怡,陈瑶瑶.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实习模式及其实践——杭州师范大学为例[C]. 青年博士联合会第四届博士论坛青年博士学术论坛论文集, 浙江杭州, 2019: 32-36.
[3] 陆吉健,赵鹏,罗天任,蔡宁. 人工智能视角下MR实验教学及其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C]. 重庆:2020年第二届全国课程与教学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 2020:222.
[4] 陆吉健,杨清,郦未央,李家妍. 虚拟仿真辅助下的STEM探究教学模式及其实践[C]. 宁波:2020年第八届中小学STEAM教育大会, 2020.
[5]陆吉健,李家妍,吴舒琦. 素养导向下的虚实融合实验探究教学模式设计[C]. 杭州:浙江大学2020年“设计·实施·素养导向的课程与教学革新”研讨会, 2020.
学术成果
1、编著
陆吉健, 朱哲等. 南非数学和数学素养课程及其教师培训和启示[M]. 香港:国际学术出版社, 2020.
2、论文
(1)英文主要论文发表
[1] Lu, J., Zhang, X., & Stephens, M. (2019). Visualizing the commognitive processes in computer-supported one-to-one tutoring.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27(5-6): 645-654. DOI: 10.1080/10494820.2019.1610452.(1区SSCI期刊论文)
[2] Lu, J., Tao, Y., Xu, J., & Stephens, M. (2020). Commognitive responsibility shift and its visualizing in computer-supported one-to-one tutoring.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1-12. DOI: 10.1080/10494820.2020.1777167.(1区SSCI期刊论文)
(2)CSSCI期刊论文
[1] 陆吉健. 基于PME40的国际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进展和趋势[J]. 数学教育学报, 2017, 26(5): 77-81.
[2] 陆吉健,曹一鸣. 高中数学"方程与不等式"主题广度和深度的国际比较研究——基于九个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研究[J]. 教育科学研究, 2017, (6): 63-67.
[3] 张维忠,陆吉健. 基于文化适切性的澳大利亚民族数学课程评介[J]. 课程.教材.教法, 2016, (2): 119-124.
[4] 张维忠,陆吉健,陈飞伶. 南非高中数学素养课程与评价标准评介[J]. 全球教育展望, 2014, 43(10): 38-47.
[5] 东洪平,陆吉健,张维忠. 印度初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评介[J]. 数学教育学报, 2016, 25(1): 15-19.
[6] 张维忠,刘艳萍,陆吉健. 埃塞俄比亚小学高端数学大纲系列内容评介[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5, (10): 52-57.
[7] 高琼,陆吉健,王晓静,商家慧,周跃良.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协同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践案例[J].远程教育杂志,2021,39(04):24-33.
[8] 郑笑梅,姚一玲,陆吉健.中美数学英才教育课程及其实践的比较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21,30(04):68-72+88.
(3)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论文
[1] 朱哲,陆吉健.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学与教[J]. 中学数学月刊, 2014, (4): 9-11.
[2] 陆吉健,朱哲. “数学思维与数学教育”研究综述[J]. 中学教研(数学), 2015, (3): 23-26.
(4)核心期刊论文
[1] 陆吉健,张维忠 认知水平分析下的中澳数列习题情境比较——基于对高认知水平教科书的讨论[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4,(8): 70-72.
[2] 陆吉健,刘艳平,张维忠. 南非高中数学素养课程与数学课程的起源、发展及启示[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8(8): 294-298.
[3] 陆吉健,刘艳平,张维忠 南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评介[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5, 31(11): 129-132.
[4] 陆吉健,张维忠. 可汗学院微课程分析和启示——基于圆锥曲线可视化的视角[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5, (6): 70-72.
[5] 余春妹,陆吉健.PISA、TIMSS和NAEP数学测试框架及题目比较[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6, (4): 63-65.
[6] 周建峰,陆吉健. PISA2015和ATC21S协作问题解决任务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启示[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7, (30): 64-66.
[7] 拓盼,陆吉健,高丽.智能时代课堂教学的审视与反思[J].教学与管理,2019(33):92-95.
(5)硕博论文
[1] 陆吉健.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内容综合评价与国际比较研究[D]. 金华: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6.
[2] 陆吉健. 学生合作问题解决中的交流认知表现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