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最后,在沙滩上的鱼骨也引起了游人的注意,露台酒吧里的游人问起那副骨架的由来时,服务生刚刚说出鲨鱼二字,正准备解释事情经过……
‘我以前还不知道鲨鱼的尾巴有这么漂亮好看呢’
‘我也是。’她的男性同伴说。”
合上书页,我从阳台挪到房间,把自己放倒,仰躺在床上,阖上双眸轻缓地呼吸,似乎只有这种身体姿势、这种生命形态才能帮助我平息此刻汹涌翻滚的无力感,在放弃挣扎的同时解开束缚,达到解脱。“那条鱼没有打败我,我是后来才被打败的。”老人的叹息一遍遍地回荡在我的脑海里,窗外汽车鸣笛,中年男子用尖锐的声音吵嚷着,渐渐地我竟然从老人的无奈中品味到了一丝坚定:我无愧于心。
其实我不只一次地问过自己,为什么要写一个老人与大海的故事,而不是一个年轻人和大鱼搏斗的故事,后来我发现,“年轻人”的代表马诺林其实在整个故事的架构中也经历了与“海”的搏斗、僵持、挣扎以及“失败式”的妥协,只是这个过程较为缓和。
如果把整个社会的环境氛围比作“大海”,那么马诺林和父母、社会舆论抗争和妥协的过程无异于老人和鲨鱼搏斗、被啃噬成果的惨剧。康德曾这样告诫世人:“一个人的缺点来自他的时代,他的美德和伟大却属于自己。”好在这个男孩懂得用自己的眼睛判断是非曲直,在老人连续四十天都没有捕到过鱼时,他被迫接受了一场和鲨鱼的抗争,他受父母强迫,要求其换一位渔夫跟船学习。但只有男孩知道老人不是因为技术不好才捕不到鱼,只是因为时运不佳,捕鱼的时候老人会下四种不同深度的鱼饵,老人缓缓划船可以使钓索保持垂直,如果钓索倾斜,饵的深度就会浮动,这一点是只有老人才能做到的,老人的技术精湛、心地善良,“他的美德和伟大属于他自己”。
然而大海的磅薄之力推搡着、啃噬着男孩的“大鱼”,他为此寻找各种“武器”作为理由进行过反驳和维护,但终究抵不过世人舆论的轮轮进攻,被迫离开了敬仰的老人。但是他从来没有认输,他只是“作妥协状”,他的心中一直保存着那具大鱼的躯壳——他无愧于心。虽然他离开了老人的渔船,但是他跟老人还是相互联系并对老人非常关爱,时常回来帮老人处理点杂活累活。男孩看到老人身上手上的伤痕忍不住哭起来,但又不忍心把老人叫醒,去为老人准备了热饮坐在床边等待老人醒来:“他们没有打败你,那条鱼没有。”他这样安慰老人,也在安慰自己。他们想弄一根锋利的长枪,再搞一些必要的工具,没有要休息的意思,工具配齐后会立刻出海捕鱼——他们只是“作妥协状”,却从未“妥协于心”。
楼下的中年妇女用我听不懂的方言管教着她的孩子,听起来语气强硬不容反驳,我仍然仰躺在床上,闭着眼睛让思绪飘向大海——“我以前还不知道鲨鱼的尾巴有这么漂亮好看呢”
恍惚中我仿佛听见嘈杂的人声中撞出这样一句话,对面的人甚至不愿赘述、不愿询问其由,只是作附庸状,只是附议:“我也是。”
有些人不知道也不愿意了解你在做什么、你付出过什么,只是习惯、只有能力对着最表象的、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作出评价;有些人只关心他们关心的结果,并且由此反推评价着、议论着他们根本没有深入了解的事物;而可惜的是大多数人没有空余的时间去深究、去反问,只是草草附庸一句:“我也是。”
“老人”却“作妥协状”,整理好行李和情绪——“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整装待发,主宰自我,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