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动态

“儿童研究”系列讲座第六讲:古埃及时期的儿童与童年

来源 : 学科办     作者 : 学科办     时间 : 2022-03-24点击量322

   2022年3月23日下午,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和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教席合作办公室特邀来自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蒲慕州先生做题为“古埃及时期的儿童与童年”的讲座。该讲座由经亨颐教育学院高振宇副教授主持,许建美副院长和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秘书长、经亨颐教育学院特聘教授熊秉真女士也应邀出席了本次讲座,许院长还担任了本次讲座的与谈人。来自经亨颐教育学院和其他兄弟院校的100多位师生代表参与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慕蒲州教授从古埃及历史大势出发,介绍了埃及的历史地位、地理位置以及历史演变,为之后的儿童历史研究作了背景介绍。

图片1


   他指出在对儿童的历史研究中需要着重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得知过去社会中儿童的真实处境以及那个社会所持有的儿童观呢?我们该用哪些材料来做出合理的判断呢?并表明就古埃及的情况而言,他指出学者可以使用的史料包括图像、文字、生物考古(医疗健康)、有关一般物质生活状况的遗留物等等。这表明慕蒲州教授强调了要重视历史反省的作用,对儿童的历史研究不止是填充一些关于历史上儿童生活的各种资料,而且是借此机会反省我们当代人一些习以为常的儿童与童年观念。


   随后,蒲慕州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古埃及的社会构成。他指出埃及由三种社会阶层所构成:古埃及最高统治者法老(国王)、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兴起并登上政治舞台的中小奴隶主阶层涅木虎(贵族)和下层自由民涅杰斯(农,匠,商)。

  

图片2


   其次,蒲慕州教授谈到了埃及艺术中的儿童形象。慕蒲州教授描绘了埃及儿童的标准形象: 男童与女童均不着衣,发型为单边着辫子,一般男女肤色与成人相同,男童较深,女童较白。但在画像中则不一定。又儿童的特征为吮食指。埃及一般家庭以核心家庭为主要表现方式。祖父母一般不出现在雕像中。


   再次,蒲慕州教授介绍了文献与儿童及教育相关之材料。蒲慕州教授指出,有关古埃及教育系统的纪录十分少,主要是埃及人自己并不认为教育的实际过程值得纪录,虽然说教育的结果仍然是重要的。在古王国时代纸草文书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表示文字大量的使用,各类文书也不断发展。在政治和社会的发展中,有读写能力的人占有关键地位,政府机构中,文员是一个基础的行政官僚。可以由此向上爬升。到了新王国时代, 有文献料显示,神庙中有学校,学生入学的年纪大约6-10岁。在学校学到基本的读写能力之后,学生才能进一步到的各种行业成为学徒,开始工作。


  

图片3

  

   蒲慕州教授还指出,在各种文类中,有一类所谓智慧文学虽然这些作品不直接讨论学校和学习制度,但可以说是直接与教育的理念相关的文献。智慧文学的内容基本上是由一个长者的口吻给年轻人(儿子)的有关为人处事的告诫,由其中可以看出埃及社会一般的行为和道德准则。这类文献的年代最早大约是古王国时代末期,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手册。在埃及历史上这类文献在各个时代都有留下,一直到历史晚期。现存的大约还有十几篇。


   蒲慕州教授又介绍了智慧文学的主题以及教导对象。他指出,在智慧文学作品中,敬老是一个常常出现的主题,而智慧文学的教导对象是在学校中学习读写的社会菁英,不是一般农民百姓,因而其中的”智慧”,可以说是社会菁英,或者说统治阶级的智慧,是这群人的成功之道。所以智慧文学的目标是要教导学生如何在社会阶梯上向上爬升。但在这类文献中看不见对女孩的注意。因为,所谓的文员,基本上是男性的工作。在政府官僚制度中,女性的角色不存在。


 

图片4

   蒲慕州教授最后阐释了有关历史上儿童与童年生活的反思。慕蒲州教授对于从文化生态和物质生态的角度来看历史上的儿童及童年,可以得到什么和只看当代的现象不同的了解作出了回答。他指出要了解一个现象之所以会如此,可以从它的发展过程来看,通常的历史事件都不会是单一原因造成的,史家的工作就是去衡量各种复杂的因果关系,建立一套理解这些关系的说法。

  

  所谓教育,是社会运用各种手段,各种规范,将儿童塑造成为一种可以在既有社会规范中运作的存在。教育哲学的一个目的,从一个非专家的角度来看,是在讨论社会规范和个人意志之间的相互交涉和影响。讨论儿童教育,其实是成人在反省自身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规范之下造成了现在持有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从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古埃及儿童的成长环境相对于现代来说是相当单纯的,因为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现代相比不算复杂。


   蒲慕州教授讲了另外一个可以注意的重点,是要认识到我们用来理解古代埃及的儿童及童年的材料,不论是图像或者文献,都各有其历史特质。它们主要代表的是某种制式的,经由某种意识形态框架而表现出来的表象。埃及的智慧文学以及一些相关文献中也会提到学生不愿意学习的情况,表示他们自己也承认教育下一代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和古人最大的不同,可能是在于现代人承认儿童或童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应该要认真对待。因为童年阶段的一些经验一旦过去,就再也没有机会重覆了。


图片5

  

   与谈环节中,许院长表示,在当前我国教育史领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即儿童缺位的历史书写的背景下,再来看蒲教授今天的讲座,其价值更加显著。许院长继而指出在讲座当中,蒲教授提到古埃及雕塑和壁画当中“儿童基本是不穿衣服”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社会现象,并猜测儿童可能在古埃及还没有被视为是一个正式的社会成员参与到社会交往之中,这就会和他们参与社会生产活动形成一个对照。此外,许院长指出,在公元前1000-3000年的图像当中出现的一些场景能够和当今的社会现实产生一些共鸣,因此在今天的社会急剧变化,但也在依旧延续着农耕文明中的某些儿童观,而这一点恰须我们去深入思考。


图片6

   讲座最后,大家积极互动,踊跃提出问题或者发表自己的想法感受,将讲座的气氛推向新的高潮。蒲教授针对每个提问或发言都做了耐心回应,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走向尾声。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杭师大仓前校区D区块诚园5-6号楼
邮编:311121 电话:0571-28865586 电子邮箱: jhyjyxy@hznu.edu.cn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杭师大仓前校区D区块诚园5-6号楼
邮编:311121 电话:28865586
邮箱 : jhyjyxy@hz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