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5号下午,我院行知教育沙龙第十七期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李国强教授担任主持人,孔苏博士、李松泽博士担任主讲人,吕狂飚、尹敏敏博士担任呼应人。教育沙龙活动伊始,李国强教授分别介绍了本次沙龙的两位主讲人和两位呼应人,鼓励在场的老师和同学在自由发言环节积极和主讲的两位老师对话交流。
李国强教授主持
沙龙第一位主讲人是孔苏博士,孔博士主讲的题目是“汉语承载的教育知识及其中国式运用”,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知识的危机、重塑教育知识、汉语承载的教育知识表征与特性、如何运用汉语承载的教育知识。孔老师指出,教育知识是人文知识,有民族和文化意蕴,区别于完全意义上的科学知识;教育知识是规范知识,带有价值取向和主观判断,区别于客观知识。这两种知识类型的确立,基于教育的立场,以教育为逻辑起点推演而来。它不同于传统模式即由知识类型到教育知识类型的推导。汉语中的教育知识特性包括:模糊与精确相辅相成、具象和隐喻兼而有之。运用汉语承载的教育知识应当形成中国式教育知识观、习得汉语知识与教育传统、立足中国式思维兼顾知识对象与运用过程。
孔苏博士分享
沙龙第二位主讲人是李松泽博士。李博士主讲的题目是“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空间工作记忆的组块加工特征”。这一系列研究发表在孤独症领域权威期刊Autism Research以及《心理学报》。该研究包括四个实验,从行为学和眼动机制层面考察孤独症幼儿和儿童的空间工作记忆组块加工水平。其中,实验1采用Sternberg空间工作记忆任务,加入刺激结构化因素,结果发现,ASD幼儿存在明显的组块加工缺陷。在易于组块的高结构化条件下,健康幼儿的记忆成绩明显较高,而ASD幼儿在高、低结构化条件下的记忆成绩并无显著差异。实验2采用Corsi空间广度任务,结果显示,不论高、低结构化条件,ASD幼儿的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均显著低于健康幼儿。但ASD幼儿由于存在组块加工缺陷,在高、低结构化条件下的记忆成绩差异较健康幼儿小。因此,ASD幼儿的组块能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空间工作记忆容量。为了有效描述ASD儿童的编码策略,突出其认知加工特征,实验3采用高/低结构化的变化检测任务,增加眼动指标,研究ASD儿童和普通儿童的组块能力和参照系偏好。实验4则在实验3的基础上增加参照系,观察眼动模式的变化。结果显示ASD和TD儿童的编码策略不同。ASD组表现出局部加工偏好,在空间工作记忆中较少采用组块策略。眼动分析显示,ASD儿童很少表现出在TD儿童中发现的整合信息加工倾向。此外,作为一种代偿性加工,他们更倾向于使用参照系。
李松泽博士分享
李国强教授与两位主讲人、呼应人进行了对话交流,在场师生互动氛围热烈。最后,李国强教授进行讲座总结,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呼吁同学们要重视研究方法,积极参与学术沙龙活动,并对参与沙龙的老师和学生表示感谢。沙龙活动在大家积极的参与和热烈地讨论中圆满结束,参与沙龙的老师进行了合影留念。
(供稿:陈祖鹏,初审:王晨、赵立,终审:蒋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