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深圳大学教育部主任、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靳玉乐教授应邀做客第一百零六期太炎教育讲堂,作题为“大学的使命:批判与超越”的讲座,讲座由肖正德教授主持,学院50余名师生参加。
靳玉乐教授首先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告诉我们应当掌握阅读的技巧,要沉浸于经典名著之中,而非仅仅涉猎那些缺乏深度的网络快餐式信息。阅读不仅是知识累积的途径,更是一个深度思考与心灵对话的宝贵过程。
接下来,靳玉乐教授以哈瑞·刘易斯的《失去灵魂的卓越》为例,引领我们深思哈佛大学灵魂缺失的缘由及其存在的问题。靳玉乐教授概括了当前学术界的五大弊病:学术主义、职业主义、消费主义、市场主义和官僚主义。具体而言,学术主义体现在对一流的盲目追求中,功利心态盛行,导致大学失去了灵魂、责任感与价值观,学术追求凌驾于教育使命之上;职业主义意味着大学培养出的往往是“有知无魂”的人才,缺乏灵性与创造力,职业导向盛行,忽视了社会关怀与思想交流;消费主义则表现为大学被贴上各类标签,如学历层次(本硕博)、985/211等,加剧了大学间的歧视与隐形门槛;市场主义与消费主义不同,它使大学治理模式趋向“公司化”,过度依赖市场逻辑;至于官僚主义则是指大学管理深陷于繁琐的官僚程序中,严重阻碍了学术自由。
随后,靳玉乐教授深刻指出,破解上述难题的关键在于妥善平衡四大关系:工具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制度规约与文化再造的关系,成就“事物”与追求完美人生的关系以及提升学历与全人发展的关系。他着重强调,我们要致力于构建一个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激励学术探索的求真、向上、尚美,同时坚守学术道德与精神高地。他希望每位学子能在这一环境中实现全方位的成长与进步。
在提问交流环节中,参会师生非常踊跃地参与互动,围绕“为何‘非升即走’制度虽严酷却仍被广泛采用”、“如何在保障学生质量发展的同时,促进其创新能力同步提升”,以及“学术使命与市场化之间的界限是否绝对分明”等议题展开了热烈交流与深入探讨。针对上述问题,靳玉乐教授逐一给予了详尽而耐心的解答。
最后,肖正德教授进行了总结。他指出,靳玉乐教授的分享远非普通的读书报告所能比拟,其思想之深邃,令人赞叹。同时,肖教授抛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本次讲座在方法论层面,对我们作读书报告有何启示?他随即给出了自己的见解:首先,阅读应避免碎片化,应重视经典著作的研读;其次,阅读时需勤于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善于提炼问题;最后,要关注理论建构,紧密结合现实情境。至此,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